当前位置:首页 |
|
|
教育 全区共有幼儿园22所(法人单位),在园幼儿数11295人;小学9所(法人单位),在校生29696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4527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达到98.35%,幼儿入园率99.36%。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3407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308人。全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1.3亿元,实现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公交化保障全覆盖。
科技 2021年末全区新增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33家,9家市级研发中心,累计71家。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50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累计138家。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累计17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累计2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累计2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282件,授权专利2040件,发明专利授权129件。年内全区引进各类人才480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05人;新增省级著名商标1件,累计24件;新增市级著名商标5件,累计79件;新增区级著名商标6件,累计54件。新增省知名商号1个,累计10个。新增市级名牌3个,累计24个。 2021年末全区共有科技活动人员5137人,同比增长15.3%。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拨款93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本级财政科技拨款4115万元。研发经费投入69737万元,增长8.1%。 |
人才 全区引进大学生数1245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738人。加大高层次人才智力开发力度。全年引育“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19人,市级领军人才累计136人。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年共核准公布各类专业技术资格初级610人,中级332人,高级150人。强化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累计设立7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696人。
文化 秀洲区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的标准化、均衡化工作,顺利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一体化、优质化发展,目前,五镇二街道共有7个综合文化站,其中特级站3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2个;村级文化礼堂建成113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城市文化家园7家,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镇级图书分馆7个,智慧书房7家,礼堂书屋10个,农家书屋113个。全区共有省级文化强镇3个(洪合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省文化示范村12个。积极构筑“一圈两带”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拥有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智富文创园、上海交大慧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全力推进秀湖全民健身中心、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创新建立“驻镇文化师”制度、文化馆“驻镇工作室”制度、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度。 秀洲区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1年被授予全国唯一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2018年再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850多幅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的美展上获奖,有130多幅农民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展馆收藏,并远赴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南非、斐济等10多个国家展出。不断推进农民画“两个基地”(农民画创作基地、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目前共有农民画创作基地7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26个,作者120余名,初步构建起秀洲农民画发展的“五大体系”。秀洲农民画代表人物缪惠新老师被誉为“东方毕加索”。 秀洲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京杭大运河—长虹桥、王店粮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新城街道皇坟山墓群、王店镇朱彝尊故居、油车港镇鱼池汇桥、新塍镇吴家浜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市级文保点89个,文物登录点179个。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网船会),省级4个(秀洲农民画、七月七香桥会、纸凉伞灯彩、新塍传统糕点加工技艺),市级17个,区级26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7大种类48个项目(不重复统计)。有各级传承人41名,其中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14名,区级22人。省级非遗教学基地1个(民间绘画传承教学基地:磻溪小学教育集团),市级1个(剪纸传承教学基地:王江泾镇金跃小学),区级8个。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1个(秀洲区民主村),省级非遗旅游小镇2个(油车港镇-农民画、新塍镇-传统美食),省级民俗文化村1个(王江泾镇民主村),省级重点文化节庆1个(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 秀洲区积极探索本土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乡村振兴文艺作品《村里的画室》作为浙江省唯一选送作品荣登全国第十八届群星奖舞台。秀洲农民画分别赴芬兰、斐济进行海外专展,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健全新手培育、作者签约、作品登记、版权交易、授权经营服务链,创意、设计、开发农民画系列文创产品。与油车港农民画小镇建设联动,建设农民画人文旅游景点、线路和特色乡村民宿、农民画研学体验旅游等,加快推动以农民画为主题的文旅产业跨越发展。 |
农民画艺术中心 |
农民画艺术中心大展厅 |
排舞大赛 |
|
健身骑行活动 |
花样跳绳表演 |
教职工运动会 |
女子体育节 |
|
吴仪视察合作医疗 |
新安国际医院 |
|
就业援助 |
国家级残奥中心 |
幸福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