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秀洲以人才为笔绘就发展新画卷

发布日期: 2025- 07- 16 17: 45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在第11个世界青年技能日来临之际,昨晚,“秀水工匠日”系列活动暨“宜业在秀 筑梦未来”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秀洲区文化馆举行,引导广大劳动者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技能成才之路,同时优化全方位就业服务,全力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聚匠育才:

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工匠人才”是新时代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动能的“生产力”。近年来,秀洲以“秀水泱泱·匠聚秀洲”建设为重要抓手,围绕全区重点产业,构建“1+X+N”技能基本单元建设体系,形成“产教训融合、引育用贯通、政校企协同”全链条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涌现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劳动模范”张利华、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俞燕、浙江工匠马雪峰、谭群等一批杰出工匠代表。

“从攻克一个个工艺难题,到创新一个个技术专利,工匠精神不只是日复一日的劳作,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坚守传承。”在“我为秀水工匠代言”分享环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利华作为浙派工匠代表,讲述了工作室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浙江青年工匠程燚以自身经历分享技能成才之路;麒盛科技企业代表李伟峰则从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的角度,讲述企业奋斗历程。

技能强区,人才兴业。为完善产才融合技能培育体系,强化技术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活动现场,秀洲产业人才学院正式揭牌。“学院将构建常态化、精准化、立体式的培养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临空等重点产业精准对接,真正实现‘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秀洲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聚焦“精准培育”,依托光伏产业(人才)学院、喜马拉雅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平台,联合高校、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怎么培养”问题,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

用匠心筑梦,靠技能闪光。今年初以来,秀洲区聚焦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培育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组织群众“赋能充电”,解决“谁来学、在哪学”问题。

目前,秀洲区已建成1家职业培训基地、2家职业技能培训站点,培育56家技能型企业,打造出6个技能型乡村(社区),区内还设有21家技能培训机构,“区—中心镇—村”的技能培训发展轴已逐步形成。

赋能青年:

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生态圈

为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活动同步启动“宜业在秀 筑梦未来”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以四大举措为青年学子保驾护航。

“就业第一课”大学生职业启航讲堂将走进镇街、高校,围绕社保政策、职业规划、面试技巧等内容开展精准指导;“创业训练营”青年大学生创业赋能行动将邀请税务、法律专家解读优惠政策,组织创业导师分享实战经验;“精准招聘”活动通过校园专场、招聘夜市、线上招聘会等多渠道,拓宽高校毕业生求职渠道;“技能体验”活动让学子近距离体验非遗手作、传统技艺等项目,激发技能学习热情。

“我们建设青年人才见习基地,每年提供800余个见习岗位,落实购房租房补贴,开展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就是要让青年人才在秀洲安心打拼。”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秀洲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在政策上精准赋能,在服务上扩面提质,在保障上优化提档,全链条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各类人才在秀洲安心扎根、干事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设立的“技能展示体验、校企合作展示”板块,让现场观众直呼过瘾的同时近距离体验技能之美、感受大师风范。高校毕业生招聘夜市则是将人才供需对接融入城市夜经济,既满足企业高效揽才需求,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颖求职体验。此外,“秀水工匠”技能比武系列活动之快递员技能竞赛已成功举办,着力为秀洲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