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有一份特别的“礼物”专门为学龄前儿童准备——自2025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简称《学前教育法》)将正式施行,标志着学前教育迈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学前教育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部以儿童为本的法律,从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职工、保育教育等多维度,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浙江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秀洲区坚持以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致力于打造“秀洲秀娃秀学前”品牌,聚焦“区域均衡、安全优质、公平可及、科学保教”,持续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城乡融合社区管理制度改革等因素带来的人口变化,秀洲区不断优化完善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提升薄弱幼儿园办园条件。投入近1000万元,改造提升王店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园区、梅里园区等园所;投入近5000万元异地新建并启用王江泾镇荷花幼儿园和南汇幼儿园,园舍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明显改善……“十四五”期间,政府投资新建、小区配套移交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5310个,“15分钟学前教育服务圈”基本形成。
立足便民利民,秀洲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出台《关于提升公办幼儿园和公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实施意见》,全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78.82%、97.17%,确保符合条件的学龄前儿童100%就近入园。同时,在全市率先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实行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保障,盘活幼教资源对接托育刚需,提供托位1360个。
立足长远发展,秀洲区自2012年起先后启动四轮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等,明晰全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落实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由区政府分管领导领衔办理、区教育体育局领导联园包干指导,持续推进学前教育短板问题攻坚破难。
嘉兴市卫生幼儿园的“我是自理小超人”课程引导幼儿学会叠衣服、叠被子、穿鞋子,比拼生活自理能力;嘉兴市实验幼儿园的“园长妈妈的小菜园”课程让幼儿参与播种、松土、施肥等劳动实践,教他们将茼蒿做成美食,用紫苏叶煮茶;王店镇中心幼儿园的“梅好生活”课程依托当地传统“梅文化”,带幼儿走进梅园遇见“梅好”;油车港镇中心幼儿园的“菱乡·菱娃”课程让幼儿感受“中国菱乡”的魅力……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秀洲区通过建设“一园一品”,丰富“秀洲秀娃秀学前”品牌内涵。
“为持续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还创新搭建了‘家校社政’四位一体联动平台”,打通了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间的资源壁垒。”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打造以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三馆”融合为核心、串联各镇(街道)各类场馆和教育基地的教联体,推出丰富多样且适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多元化公益教育服务等,全方位构建覆盖幼儿生活、学习、实践的协同育人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