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头条新闻

打造“交通+文旅+产业”融合模式 建汾线入选省级 “美丽农村路”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 2025- 05- 19 17: 51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在秀洲区王江泾镇,一条沥青公路沿着河岸蜿蜒伸展,串起古桥、藕塘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这就是建汾线。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公布2024年“美丽农村路”优秀案例名单,秀洲区建汾线乡村旅游精品线成功入选“美丽农村路”主题案例“旅游风情路”。

这条全长11.461公里的公路,如何以“交通+文旅+产业”的独特气质,讲述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建汾线全线位于王江泾镇域内,起点处是长虹桥。长虹桥作为大运河由苏入浙第一桥,自明万历年间横跨运河至今,2014年随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秀洲区以长虹桥为核心,实施运河沿岸“三化”工程,配套建设步道、观景台等设施,让这座古桥在现代光影中重现风华。

沿着公路向北,苏嘉铁路遗址公园的火车头驿站里,文创展品与咖啡香气交织,游客在此可触摸历史脉络;莲泗荡风景区内,国家级非遗网船会每逢节庆便上演江南水乡盛景,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建汾线不仅是交通走廊,更成为流动的文化长廊,全年接待游客从20万人次跃升至50万人次,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建汾线将水乡元素深度融入公交站台、标识系统,让公路本身成为文旅景观的一部分。秀洲区开通王江泾镇至嘉善陶庄镇的县际毗邻公交线路,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穿梭于莲泗荡风景区与汾湖旅游度假区之间,形成“流动的风景线”。该线路不仅缩短了江苏吴江、嘉善与王江泾镇的通行时间,更通过“交通+旅游”的协同效应,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

傍晚时分,建汾线迎来货运高峰。满载纺织面料的集装箱卡车有序驶过,车身上“中国织造看嘉兴”的字样格外醒目。作为“中国纺织名镇”,王江泾镇大量的纺织企业聚集在公路两侧,川流不息的车流,激活了一方经济。2024年,王江泾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7.1亿元,同比增长2%,数字科创、智能制造、现代纺织三大产业集群崛起,印证着交通对经济的强劲拉动。

夜幕降临,建汾线的“星光工程”悄然启动。6处路口的地埋式LED灯依次亮起,宛如镶嵌在路面上的星星。公路养护也有“黑科技”:无人机定期巡检路面裂缝,废旧沥青再生利用,两侧的樱花、红叶石楠在智能灌溉系统的加持下,四季呈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美景。

站在长虹桥上远眺,建汾线如一条墨色缎带,缠绕在运河两岸。它串联的不仅是风景与产业,更是过去与未来——当古老运河遇见现代公路,当乡村公路承载共富梦想,这条“美丽农村路”正以“交通先行”的担当,为乡村振兴铺就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