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发改局获悉,2025年秀洲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于近日发布。今年是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之年,秀洲区又有哪些新动作?在一体化发展中如何走出特色?
共建“规划协调区”
打造开放示范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绝不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孤立进程,从今年发布的要点来看,“共建”是关键词。“我们将推动合力共建‘规划协调区’,打造开放示范新高地。”秀洲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作要点中提出,完善规划协调区体制机制建设,复制推广示范区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在政策制定、规划衔接等方面向示范区看齐,打造具有秀洲元素的一体化创新成果。
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协调区包括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的区域,秀洲区的王江泾镇和油车港镇,昆山市的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约486平方公里。
事实上,在合力共建“规划协调区”上,秀洲区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秀洲与昆山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协调区发展联盟。今年,秀洲将深化“秀洲—昆山”规划协调区发展联盟建设,持续推动两地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秀洲还将推进规划协调区与示范区科创一体发展,强化与青浦华为研发总部、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等创新策源地协同发展。
蓄势赋能“三大平台”
激活区域协同新引擎
近年来,秀洲区积极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即嘉兴国家高新区、嘉兴临空经济示范区、嘉兴运河湾新城,将其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秀洲区积极探索融入路径,提出蓄势赋能“三大平台”,激活区域协同新引擎,力求实现与区域整体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今年,嘉兴南湖机场将迎来飞机起飞。秀洲区以机场建设为关键动能,全力打造长三角临空经济高地。
“我们将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推动构建‘一体展三翼、一心汇三谷’的空间格局,促进空港新城与高铁新城形成双城联动,强化与上海、杭州等周边临空经济区协同合作,打造开放型临空产业体系。”该负责人表示。
嘉兴国家高新区作为秀洲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正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秀洲区将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依托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嘉兴光伏科创园等科技创新载体,面向长三角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孵化科技型创新企业。
另外,秀洲以运河湾新城为腹地,打造长三角创新服务高地。例如加快建设运河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AI技术垂直应用、AI+新兴业态融合等产业领域,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先进地区协同合作。
升级“五个一体化”
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秀洲区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充分依托自身在产业基础、区位交通以及生态资源等领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秀洲将精准对接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指引方向与重点发力领域,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化产业协作、加强创新领域联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生态环境共治模式等,全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石。秀洲区持续推进省际毗邻道路外网升级,加快524国道王江泾至新塍公路工程、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秀洲段)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步伐。同时,积极谋划302省道、212省道前期工作,通过串联524国道构筑国省道货运外环线。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优化秀洲区的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区域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为人员往来、物资流通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秀洲区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教育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秀洲区将依托合作办学、教育共同体、嘉湖一体化等平台,紧密联系长三角周边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正积极推动上外秀洲西校区、上外高新实验校区项目建设。通过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对接,秀洲区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站在新的节点,秀洲区将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脉搏,从规划协同到平台建设,从交通互联到教育共享,以务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随着一个个项目稳步推进,秀洲区将深度融入长三角发展大局,在协同共赢中激发新动能,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