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有关部门 > 嘉兴高新区 > 新区动态 > 头条关注

激荡起“文化繁荣”的澎湃春潮!嘉兴国家高新区文化企业迎来发展东风

发布日期: 2025- 04- 02 09: 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融媒合作中心

“虽然我们很‘年轻’、当前企业规模还不算大,但我们坚持‘文化+科技’驱动,着眼于中长期布局,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将持续引领‘耳朵经济’发展。”在3月19日召开的传承弘扬“两个文化”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动员部署会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嘉兴国家高新区企业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总经理马长久作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企业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成果和经验感受。

作为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致力于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建立了从头部IP到长尾内容全面覆盖的生态内容体系。2023年5月,喜马拉雅嘉兴创新业务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标志着喜马拉雅与秀洲携手开启了“有声经济”的新纪元;同年8月28日,喜马拉雅嘉兴总部在中电科(嘉兴)智慧产业园正式运营。

喜马街区、喜马小镇、有声校园、有声图书馆……如今,在秀洲,喜马拉雅已经走进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通过利用喜马拉雅“有声”资源,引入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打造一系列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更好赋能城市品质提升。

在新塍镇的蓬莱公园西北角,一只慵懒可爱的小猫咪“喜猫”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它的身下,正是去年11月焕新亮相的喜马拉雅·小蓬莱VR剧场。这个大空间按照喜马拉雅的品牌色进行定制,同一时间可以容纳32到36人同时体验,在最高峰值的情况下,一天的营业时间可以接待720人进入。这也打破了传统VR电影院的模式,让游客在享受VR体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刺激。

“‘喜马拉雅·小蓬莱VR剧场’就是‘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的典型,通过对嘉兴的金庸文化、武侠文化等特色元素的深入挖掘,融入新塍的美食文化与元宵灯会等元素,打造VR线下体验空间,既保留当地的文化属性,又展示科技创新的活力。”马长久说。

结合当前AI写作、短视频等企业用人需求,喜马拉雅还与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喜马拉雅产业学院,开创人才创新发展新模式,将喜马拉雅的直播、有声制作、播客创作、AI写作等融入课程之中,为高新区数字产业发展筑好人才“蓄水池”。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秀洲、了解秀洲,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还积极致力于传播好本地声音。“喜马拉雅有声之夜大赛在过去两年都选择在高新区举办,去年我们还在此举办了年度创作者大会,累计曝光超过6亿,我们还不断助力‘听见秀洲’有声城市文化名片的传播声量扩大,在音频时空形成输入与输出的正向循环,把本区域的文化故事讲得更动人、传得更远。”马长久表示。

“产业之兴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化之繁荣”凝聚起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强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速构建形成高端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实现了高端信息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并向集群发展的跨越,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王牌”。

如果说喜马拉雅的落户,开启了高新区“有声经济”的新单元,那么七牛云等企业的纷纷落户,则标志着高新区高端文化产业向集群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以喜马拉雅为产业链主企业,去年6月,再惠(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手嘉兴国家高新区,设立再惠创新业务总部公司,同时落地再惠的抖音和小红书等新媒体代运营解决方案板块,总投资1亿美元;同年10月,七牛云“智能创新总部”在嘉兴国家高新区正式开业,开启了七牛云与高新区携手“构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场景化智能音视频服务”的新征程。

不仅如此,像是高新区的丝绸、粽子、传统服饰等历史经典产业,以及沃兹玩具、中润光学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也纷纷加大创新力度,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为主要突破口,做强文化产业,做优文化服务供给,与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当前,在全市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指引,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和辨识度的高水平文化强市的背景下,高新区文化产业正呈现出多点开花、欣欣向荣的局面,高新区的文化企业更是迎来了发展东风。

正如马长久在会上交流发言中所说:“我们将继续扎根嘉兴、融入嘉兴,坚持以‘文化+科技’为驱动,将自身平台优势和嘉兴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积极推动双向赋能,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