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府动态

秀洲两个案例 获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典型

发布日期: 2025- 01- 16 17: 20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第二次征集结果,确定典型案例56个、培育案例49个。秀洲区有两个案例入选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典型案例,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油车港中学的《“启真”课程实施方案》、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案例《立足整体 聚焦结构 发展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油车港中学围绕基础教育课改目标,根据学校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力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深化课改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启真”课程实施方案》,即“一系三类五群”。

其中,“一系”是整个“启真”课程体系,“三类”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五群”植根于本土资源。油车港是嘉兴南湖菱的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菱乡”,学校围绕菱角大做文章,系统开发了“菱珑”“菱睿”“菱动”“菱韵”“菱巧”等核心课程,涉及《奔跑少年》《旋风跆拳》《薪火陶艺》《跟着诗词去旅行》等40余门校本课程。

“我们将以入选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典型案例为新起点,在课程建设与实施、教师素养培育与提升等方面发挥优势,实现‘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团队、一个团队引领一门课程建设、一门课程打造一个学校特色、一个特色打响一个品牌’,力争在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同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框架,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从日常生活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再系统教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法等解法,结合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接着将方程用于解决几何、经济、物理等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采用启发式和小组合作教学,并以多样化评价检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立足整体 聚焦结构 发展素养》‍的教学案例。

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该案例的入选,体现了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秀洲区基础教育课改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在落实课改方面,秀洲区通过深入挖掘和总结优秀教学案例,积极推广成功经验,转变传统的育人方式,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