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一个3至5平方米的小商铺,一头连着从业者的生计,一头连着社会烟火气,在带动就业增收、服务社会大众、促进美好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秀洲区以“助企惠民十件实事”为工作载体,精准施策、精心帮扶,不断挖掘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蓄水池”,让“小经济”释放“大活力”。
“分型分类”帮扶见实效
今年初,张树良的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甜心家庭农场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名、特、优、新四类里,其实我觉得后三样我都能算。”眼前这个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汉子笑着,显得特别自信。
2018年,张树良踏入农业种植行业。在这个被公认为“靠天吃饭”的领域里,跑过销售、办过雪菜加工厂、当过镇“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的他,以精明的市场头脑和敢闯敢为的魄力为篙,将农产品种植销售的小船在起伏的市场风浪里撑得四平八稳、风生水起。
为了区别于普通农户,在差异化竞争中赢得先机,张树良早早地注册了“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甜心家庭农场”和“大不同”品牌,他选育优良的“中晚熟水蜜桃”品种,四处学习种植技术,遵从传统农耕的自然成熟法则,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使其出产的水蜜桃个个有着高于市场平均值的身价。
“这是‘甜心1号’,青色的果子;这片是‘甜心2号’,果子红得发紫;那边还有红色、黄色、白色的。”在他占地约370亩的农业王国里,张树良指点江山。“五彩”的果子,彻底颠覆了记者对一枚桃子的认知。
正如他的品牌名称“大不同”,从一开始张树良就想要种出与众不同的果子:“入选‘名特优新’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也是对我的桃子品质的肯定和宣传,让更多人记住了我的桃子。”如今,张树良已经积累下一批“回头客”,他们都早早下了订单,静候这些比普通果子“慢一拍”成熟的水蜜桃。
截至目前,秀洲区已认定首批区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44家,其中入选市级35家、省级22家。
“个体工商户面广量大,面临的问题、利益诉求等截然不同,帮扶政策不能‘一刀切’。实施分型分类,根本目的是加强政策支持帮扶的精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秀洲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晓峰表示。
助力“生存型”活得更好、“成长型”走得更远、“发展型”飞得更高,让“名、特、优、新”百花齐放。截至2024年上半年,秀洲区共有个体工商户54973家,同比增长5.49%,占全区市场经营主体68.4%;个体工商户活跃度超70%,带动就业超13万人。
十年老店“原地升级”
对于很多“老秀洲”来说,位于秀洲世贸中心的玉品汤臣海鲜豆捞不会陌生。作为在全市有着多间门店的本土餐饮头部企业,玉品汤臣落户秀洲已有10个年头。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玉品汤臣秀洲店就在今年5月,完成了它“个转企”的华丽转身。
“转型成为企业,对我们来说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后,我们可以有更长远的发展布局,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为将来集团化发展,走出嘉兴本土、实现对外延伸铺垫蓄势。”嘉兴市幸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施丽丽说。
在施丽丽看来,餐饮企业代表了“人间烟火气”,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繁荣成色和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玉品汤臣在秀洲的十年,坚持全新的运营理念和全方位的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无数“老饕”对“老店”的情怀。守住这一碗“人间烟火”,让企业更大更强,既是经营者的雄心壮志,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往转企业的过程很漫长,手续烦琐,我也是有点犯怵,做好了‘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秀洲给了我惊喜。”施丽丽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秀洲区作为“支持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的全省落地模板制定地区,专门出台工作方案,优化准入流程,彻底打消了经营者们的顾虑。
秀洲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和审批服务科副科长潘靓艳介绍说,在此之前,个体工商户须先注销才能升级为企业。现在,秀洲区专门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合并注销、登记手续,提供“直接变更”服务,最大限度保留原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延续原个体工商户成立日期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还是那个十年老店,可以说是来了个‘原地升级’。”面对开启的新一个十年,施丽丽充满期待。
今年上半年,全区又有61家个体工商户顺利“个转企”,办理“个转企”平均用时缩短至8小时内。
22条措施实打实
带领“小个体”,成为“大个体”,秀洲区扛起“千斤担”。今年初,秀洲区重磅发布《秀洲区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22条举措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打造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秀洲样板”。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源头活水”。张树良还记得创业之初,因为资金缺口,“请朋友吃饭,打算借钱,结果等席散了我喝到酩酊大醉,躺倒在路边,依然开不出这个口。”而今,秀洲区联合金融机构定制“个转企贷”专属金融优惠产品,为全区1435户“个转企”企业、144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信共计31.72亿元。
推动区财政出台资金扶持和奖励政策也是不遗余力。对入选区、市、省“名特优新”培育库的个体工商户分别奖励1000元、3000元、5000元;对实现“个转企”且稳定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至3万元。
同时,秀洲区在全市率先将网办业务“前移至村(社区)”,建立10分钟便民“办照圈”。在洪合毛衫蒸烫园、丹红毛衫市场等6个园区,2000多家个体工商户通过上门办理当场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办出了“秀洲速度”。
便利准入让个体工商户“多起来”、用心帮扶让个体工商户“富起来”、精准赋能让个体工商户“强起来”。
如今,遍布全区各镇、街道的“‘益嘉亲’增值服务加油站”延伸了服务触角,让涉企服务从“后台”移到“前厅”。“家门口”的“个体工商户之家”、消费维权工作站、金融服务站、“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秤心如意 计量为民”红色驿站构建起“1+N”品牌服务矩阵,随时为个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