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我们的产品是全海深覆盖,不论是内陆河湖1至2米浅水区域,还是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的深海区域,都能够实现声呐测探全覆盖。”昨天,记者走进位于秀洲区新城街道的浙江星天海洋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丁飞介绍企业的产品。
据悉,星天海洋于2016年落户嘉兴,公司是以水下探测装备研制与海洋信息化系统研发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海洋信息和水下探测两大领域,致力于提高海洋综合感知能力,链接海洋信息化产业中的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等层级,帮助用户解决海洋防务、海洋测绘、海洋环境大数据等相关领域技术难题。
“目前,国内不少船舶以及科考活动都有星天海洋研发生产的装备。”丁飞说。去年,星天海洋向山东科技大学第四十次南极科考队捐赠了科考设备宽带多波束测深系统GeoBeam2040。
这一先进设备携手嵙海六号,共同踏上南极探索之旅。GeoBeam2040是一套可覆盖水下500米的专业级测深系统。该系统特别面向海上高风浪与恶劣作业环境进行优化设计,拥有高达160度的超宽设计覆盖角,190KHz~420KHz连续可调的宽带信号系统,拥有超强的变频抗干扰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浅海高精度、高效率测绘工作,为科考队在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正是基于在海洋领域领先的技术经验,星天海洋为了推动水下探测的全面发展,着重发力民用领域,这也是企业落户嘉兴的原因之一。嘉兴作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带,周边区域水资源丰富,这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星天海洋针对民用领域内河湖库的特点,自主研发了更为轻便的设备,丰富扩展应用场景。例如CuBeam ONE三维测深仪,这是一款集小巧便携与功能多样于一身的新型三维测深仪。基于星天海洋强大的CuBeamESP硬件平台开发,在比传统测深仪更小的尺寸下实现条带测深,极大提升了测深精度与效率,可以搭载在更小的无人船上执行测量任务,从而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水下测量方案。
在丁飞看来,水下探测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水下探测设备的研发和水下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021年,南湖区大桥镇一名捕鱼人失踪,警方怀疑捕鱼人已经落水。星天海洋接到求助电话后,公司人员通过便携式声呐设备进行扫测,仅用15分钟就找到了捕鱼人的位置,最终确定了捕鱼人落水溺亡。星天海洋曾多次助力嘉兴市南湖区水下救援行动,节约打捞时间、提高打捞准确率。
水下探测设备除了发挥水下救援便捷、快速的优势外,在河湖水域管理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例如在河道清淤方面,通过长期监测水下地形数据变化,判断承载水量,依据不同的河道等级标准,可更好地确定淤积的具体位置、深度、工程规模和范围,确保清淤工作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下转2版)
星天海洋:陆海统筹,
做好水下世界这篇大文章
(上接1版)
近年来,秀洲区积极探索如何做好“水文章”,在星天海洋的助力下,秀洲区开发出了“秀洲水域监管一件事”系统。该系统将水域管理数字化,通过全域监控,可以实现河道管理、维护、违法行为监测、水闸监控管理和动态识别、巡检等等的全域管理,提高河道管理效率,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我们希望将秀洲打造成为示范样板,让我们的服务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丁飞说。
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用领域,星天海洋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前行。据悉,该企业每年研发投入高达2000万元至3000万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二。
未来,星天海洋将以“全息感知海洋,发现数据价值”为使命,以“成为海洋信息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民族品牌”为愿景,助力中国海洋复兴梦,并在此过程中成为推动海洋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