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头条新闻

这一年,儿童戏剧“点亮”秀洲

发布日期: 2023- 07- 20 18: 11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时隔一年,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将于今天在秀洲盛大启幕。

牵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这一年,为了更好地推广、普及、创新儿童戏剧,秀洲是如何谋划并大胆实践、有序推进的?

(一)

用艺术为生活加点“料”。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表演、道具以及配乐等元素来展现故事与情感。其中,演给孩子们看的儿童剧兼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性,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2年,秀洲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暨秀洲儿童戏剧艺术季活动,并成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嘉兴艺术实践基地”,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

一年来,秀洲的儿童戏剧氛围越来越浓。

“一起去看儿童戏剧吗?”“抢到《西游记》的票了吗?”“我把所有演出剧目的票都买了”……7月7日,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演出正式开票,迅速掀起抢购热潮。

今年售票明显比去年火爆。“我想,去年埋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这是秀洲区文旅局负责人的切身感受。

依托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合作,一年来,秀洲通过“一节”“一地”,构建起集创作、展演、培训、传播于一体的秀洲儿童戏剧发展体系,让儿童戏剧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借剧目,办好“一节”。

2022年7月至8月,秀洲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引进经典节目《马兰花》、组合式儿童剧《特殊作业》、家庭音乐剧《皮皮·长袜子》、入选“百年百部”工程的优秀作品《报童》等国务院团优秀剧目以及长三角优秀儿童剧目。

这些剧目以剧情浅显易懂、气氛活泼、互动性强、教育性强等特点惊艳了一城的目光,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8万人次观看。许多禾城儿童第一次领略到了“国家级”儿童戏剧的魅力。

借师资,建好“一地”。

好戏不仅在舞台。挂牌成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嘉兴艺术实践基地”后,秀洲积极利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资源,积极谋划,使儿童剧在这里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和热点。

一年来,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艺术培训学校提供师资,围绕儿童戏剧艺术鉴赏、儿童艺术培养等重点,秀洲开设了戏剧嘉年华、戏剧小舞台、戏剧工坊等课堂,为戏剧社团和戏剧爱好者授课,并以观摩、交流、体验的方式帮助大家加深对戏剧的理解。

其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一级演员陈蕾、二级演员栾晰等“专家级”老师多次前来秀洲进行授课培训和现场指导。

(二)

如果说秀洲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合作是“借梯登高”,那么儿童戏剧在秀洲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则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耕耘,其中的关键是儿童戏剧在本地少年儿童中的普及、培训和实践。

办好“一节”、建好“一地”,有了“骨骼”和框架后,还得拿出“绣花”功夫,填好内容、化好妆容。

为此,秀洲区在运营管理、队伍建设和品牌打造上积极创新,吸纳整合资本、学校、群众等资源,形成了一套优势鲜明、符合实际、可持续化的儿童戏剧培育模式,为本地少年儿童提升儿童戏剧创演能力搭建了坚实平台。

“市场运作”用好本土资源。

引入社会力量与资源,推动儿童戏剧社团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比如,依托秀湖音乐厅的阵地优势,聚橙集团的运营、人才、剧目优势,成立秀湖音乐厅小橙堡儿童艺术剧团。这一剧团由聚橙集团负责运营管理,由小橙堡艺术团提供100多部剧目的版权,为本地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戏剧排练、汇报演出的机会,并在秀湖音乐厅形成艺术普及教育实践基地。

戏剧社团让孩子大显身手。

分层建立儿童戏剧社,“阶梯递进”强化儿童戏剧队,目前秀洲已经形成“1+4”梯队式儿童戏剧演出队伍,儿童戏剧普及率、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1”指区级层面成立“秀娃儿童戏剧社”。去年10月,秀洲区启动首批秀娃儿童戏剧社成员招募,海选多元戏剧角色,招募了40余名热爱戏剧、有戏剧潜力的好苗子,由专业老师开展日常培训,进行剧目排练演出。“4”则是4所基础好、有条件、覆盖不同年级层的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打造自己的戏剧社,进行日常教学和戏剧排演,提升儿童艺术普及水平。今年儿童戏剧节期间,“秀娃儿童戏剧社”以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等试点学校的戏剧社排练的剧目都将登台表演。

“秀洲儿童戏剧艺术季”拓展节庆外延。

在举办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的同时,秀洲打造了“秀洲儿童戏剧艺术季”这一品牌,精选优质课程、精品剧目、特色活动,在每年暑假为少年儿童带来戏剧大餐。各试点学校也通过举办校园戏剧节、全区儿童戏剧大赛等活动,集中展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戏剧。如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已连续8年举办静庐戏剧节,覆盖所有在校师生,共计3500余人次。

“星·光”工程送儿童戏剧下乡进村。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儿童戏剧的魅力,今年秀洲开展儿童戏剧艺术普及“星·光”工程2023百场文化下基层活动,让儿童戏剧走进校园、走进乡村。每当小橙堡儿童艺术剧团来表演,就是村里孩子最高兴的时候。演出中,孩子们沉浸其中,红鼻头哥哥提出的互动小问题,大家都抢着回答。演出结束后,小朋友们总是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开。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演出中,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儿童戏剧,在瑰丽的戏剧世界里享受优质艺术文化的滋养。

(三)

儿童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是一篇大文章。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为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秀洲区以少年儿童喜爱的儿童戏剧为抓手,立足演出、培训、实践、普及四大环节,突出思想性、公益性、覆盖性和参与性四大特点,致力于以艺术教育兴文化、育新人,打造秀洲公共文化新名片、新品牌。

在秀洲,“我的艺术梦”公益培训品牌愈发响亮。通过网上预约平台,聘请专业师资,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开设各类艺术特长培训班,免费为少儿提供书法、绘画、主持、二胡、舞蹈、戏曲等多个门类的艺术培训课程,丰富了广大少年儿童“双减”之后的课余生活,圆了少年儿童一个“艺术梦”。

今年,秀洲区将儿童戏剧艺术普及“星·光”工程列为2023年民生实事工程,致力于通过与多方合作,提高区域少年儿童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儿童艺术发展储备人才,共同打造儿童群文艺术高质量发展秀洲新模式。

按照这一理念,除了《西游记》《罐头小人》精彩剧目的上演之外,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还有多项别有深意的“安排”:

《寻梦的猫》等本土戏剧社的教学成果,将在分会场进行汇报演出;

成立嘉兴儿童戏剧教育联盟,整合全市相关单位(艺培机构等)优质资源,互通共享,引领和带动区域儿童戏剧艺术普及;

举办嘉兴市首届儿童戏剧(舞台剧)展演大赛,邀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参赛;

邀请长三角兄弟城市的儿童前来观剧,共享儿童戏剧盛宴;

……

走出秀洲,走出嘉兴,在更广范围推广儿童戏剧,秀洲正致力于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效益最大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秀洲也不仅仅有儿童戏剧。在儿童戏剧之前,秀洲其实早有洛东儿童画,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新塍镇也被评为“中国最美童画之乡”。更多的艺术种子也正在发芽。今年上半年,在第四届浙江少儿舞蹈展演赛中,秀洲区选送的舞蹈《涂涂画画》斩获金奖。

资源互通、百花齐放,多艺术门类联动发展,秀洲正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点亮童年的艺术嘉年华。

当前,嘉兴正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围绕这一目标,秀洲将持续发力,做好儿童美育文章,让孩子们笑容灿烂、身心健康。盛夏时节,万物繁茂,让我们在秀洲,一起赴一场儿童艺术的盛宴,也感受一座城市为孩子点亮艺术梦的心愿和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