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市以打造“红船旁的美丽城镇”为目标,坚持推动城镇区域协调、提升城镇发展能级、优化城镇管理服务,走出一条美丽城镇高质量联动基本单元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个镇(街道)获评省级样板镇,争创省级美丽城镇的48个镇(街道)全部达标,实现全覆盖,样板创建成功率居全省第一。
一座美丽城镇,筑梦美好生活。即日起,市建设局、市城乡风貌提升办联合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推出“共富共美·城镇答卷”宣传展示活动。南湖晚报多路记者将奔赴全市各地,深入基层一线,挖掘多彩故事,全方位、深层次展现美丽城镇的建设成效,多角度、多维度反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美丽城镇·名片】
王江泾全镇区域面积127.3平方公里,共有33个行政村、9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3.9万,有着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智能家居出口基地、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等美誉。2022年,王江泾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6.8亿元。这一年,王江泾镇成功创建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成为一座水乡田园、美丽宜居城镇。
【美丽城镇·对话】
作为秀洲区北部重镇,如何写好美丽城镇融合发展大文章?为揭秘这一“幸福密码”,记者采访了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张彬。
记者:王江泾获评2022年度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其特色优势和定位是什么?
张彬:我们紧紧围绕“县域副中心”的定位,在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中突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规划引领,重点打造“一城一镇一园”三大板块,形成“以民为本、轻改旧改”的鲜明特色,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居典范。美丽城镇创建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王江泾兼顾辖区全域,注重因地制宜、特色引领,花费最少的资金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
记者:王江泾的美丽城镇建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彬:我们聚焦“五美”,全面打造美丽王江泾:一是围绕“环境美”,绘就生态底色;二是围绕“生活美”,提升幸福成色;三是围绕“产业美”,打造经济特色;四是围绕“人文美”,彰显文化亮色;五是围绕“治理美”,厚植基础本色。对标“五美”要求,王江泾累计投入6.8亿元,建设了42个重点项目,诠释“产城人文景”五位一体的城镇美学。
记者:美丽城镇建设久久为功,今后王江泾将如何推进“可持续美丽”?
张彬:我们将倾力打造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进一步开启现代化美丽城镇共同富裕新征程。在原有美丽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坚持“规划引领”“问题导向”“风貌管控”“城乡融合”这16字文章,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让县域副中心城镇焕发更大的内动力、凝聚力、发展力。
【美丽城镇·故事】
千载奔流,一条运河穿镇过;长虹卧波,两岸繁华入眼来。
江浙之交的王江泾,从古时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到现代的“浙江省经济百强镇”“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一路走来的兴旺让她声名在外。
2020年以来,王江泾吹响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集结号,时光流转间,传承与创新兼具,繁华与宁静兼得,一个品质高端、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彰显的小城镇跃然眼前——
无论是气势恢宏的长虹桥、古今碰撞的陶仓理想村,还是便民为民的政务服务中心、托举幸福的居家养老中心,抑或是日新月异的智能家居产业园、持续壮大的现代湿地农业,都勾勒出王江泾美美与共、美丽升级的新图景。
诗意田园宜居宜游
建设绿意流淌的生态之城
鸟鸣啾啾,晨风轻拂。三五成群的游客与小镇居民一起,沿着悠悠古运河,踏上翩翩长虹桥,纵情在千年泽国的人文之美和田园风景之中。
王江泾镇运河生态绿道连接着大运河、长虹桥和莲泗荡景区,串起王江泾镇的曼妙风情,该绿道也成为王江泾美丽城镇创建中湿地水乡精品线的重要一环。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王江泾全镇近四分之一的面积为水域。王江泾以保护好、规划好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为重点,开展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恢复,打造“水清、岸绿、多彩、无尘”的江南湿地风貌。
两年时间,王江泾淘汰全镇2万多台散户喷水织机,基本完成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主要交接断面水质稳定在三类水,运河生态绿道被评为嘉兴市最美生态绿道,莲泗荡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生态绿”成为城镇发展的动人色彩。
好生态为发展添底气。作为省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所在地,王江泾重点做好保护修复、文化挖掘、项目引领三篇文章,策划春季网船会、夏季荷花节、秋季音乐节、冬季渔文化节四季节庆活动,逐步形成王江泾镇湿地文化旅游品牌。
近年来,王江泾为度假区引进和开发多样的旅游业态,开发“荷佳宴”等地方特色餐饮,开通水上画舫、电动观光车等不同的游览路线,开展网船会、江南灶画等展示和体验活动,推动蛙偶未来乡村、港南埭商业街区、琵琶岛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引爆新一轮运河文旅热潮。
向“绿”而行,美丽与人气常驻王江泾。
民生底色越绘越浓
打造共享乐民的幸福之城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每天清晨,王江泾镇闻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都是一派热闹景象:志愿者忙着给老人量血压、测视力,还有不少老人在这里下棋、看电视、跳舞,许多老邻居成了这里的“粉丝”。“品质养老”成为王江泾镇绘就民生底色的精彩一笔。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城镇村三级同标准、同服务的幸福邻里建设,打造5分钟村社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30分钟辖区生活圈,全镇设有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深入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90%以上民生服务事项在镇内办理,让城镇居民、村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闻川小学、王江泾镇中学教学质量领跑全区同类学校,嘉兴镇村公交服务示范点通过国家验收,打造蓝城风荷九里、闻荷府等高品质商品住宅,镇中心农贸市场获评省四星级文明示范市场……处处可见的蝶变与惊喜,让幸福成色越来越浓。
与此同时,王江泾镇以有机更新为抓手,盘活存量资源,开展存量建筑提升改造,推进城镇蝶变跃升。如将老厂房“穿衣戴帽”改造成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引进品牌咖啡等旅游业态;对老粮仓进行保护和修缮,改建成文创中心和理想村等,更好地展示古镇魅力和人文历史特色。
向“民”而行,幸福与美好常伴王江泾。
创新制胜经济跃升
构建产业兴旺的活力之城
120秒装配一张智能床,一年可以生产200万张……位于王江泾的麒盛科技数字化制造工厂,在自动化率高达70%的生产线上,展现着“智造”实力。麒盛科技的成功,折射的是王江泾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
当前,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王江泾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编制了镇区城市设计、“中国睡谷”规划、湿地新城和旅游度假区等规划方案,重点打造“一城一镇一园”发展新格局。
作为“中国织造名镇”,王江泾一直以纺织特色产业享誉全国。当智能时代来临,王江泾将目光瞄准智能家居产业,引育科技创新企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城乡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主城区。与此同时,王江泾编制《“中国睡谷”规划建设方案》,建设大健康产业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睡眠产学研基地。
现代纺织与智能家居双轮驱动,王江泾以敢为人先、求索创新的精神,再添新活力。接下来,王江泾镇将建设“闻川智创园”,推动传统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印染行业整治提升,打造国际一流的时尚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
“腾笼换鸟”促转型,王江泾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格局。三年来,王江泾腾退企业(作坊)320余家、腾出工业用地2100多亩,加速工业南区有机更新,强化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快工业企业技改上楼,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向“新”而行,生机与实力常留王江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