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一季度两项数据均列全市第一
日前,记者从秀洲区科技局获悉,秀洲区一季度规上工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两项数据均列全市第一。
R&D经费全称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衡量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两项数据“双第一”,见证了秀洲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光时刻。
两项数据均列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秀洲区积极鼓励、引导、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实力之区。翻开秀洲区一季度“成绩单”,一连串亮眼数字跑出了昂扬向上的步伐:
规上工业R&D经费4.34亿元,增速16.6%、列全市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8.90亿元,增速28.0%、列全市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9.9%,列全市第三;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5亿元,占总投资比重34.34%,增速38.7%、列全市第三;
……
从资源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跨越中,秀洲企业对科创的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研发上投入资金,实现技术迭代,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这也是我们会坚持的道路。”浙江勤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彦波表示,今年公司正在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浙江勤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机械设备及汽车配件制造的公司。公司位于嘉兴国家高新区西电产业园内,是目前园区里的在孵企业。“在2019年选址落户时,秀洲区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为我们提供场地、对接园区,同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辅导,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坚定了我们走科技型企业之路的信心。”苏彦波说,“目前公司正着力进行二期产线的建设,未来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至1亿元。”
同样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还有传统老牌食品企业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五芳斋近年来持续在食品领域进行研发投入。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经费同比增长33.43%,全年计划实施科研项目14个。
五芳斋还与嘉兴市政府、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未来食品研究院,打造一支具有原创性、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团队。同时,揭牌成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人才,开展创新应用研究。
政府“三送”助企科技创新
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大胆投入,背后是来自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为激励企业创新,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科技局联合多部门,为企业送上量身定制“大礼包”。
送平台。4月10日,秀洲区召开秀水科创联盟成立大会。在全面落实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大力构建区域科创新体系的背景下,秀水科创联盟集聚起全区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等资源,打通校企合作、院企合作“最后一公里”,为秀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创联盟有了,院企合作基础有了,企业科创之路将更加光明,这将是一次奇妙的‘化学反应’,让科创力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秀洲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送政策。区科技局牵头组织多部门,共同起草“8+4”科技创新政策13条,其中带来3条全新政策干货,包括最高50万元原创性科创项目经费、应用科技创新券、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等政策。
秀洲还积极召开科技政策培训会,奔赴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举行媒体政策通气会,对接联系各科技企业,多措并举推动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让各类企业主体知晓、能懂、会用。
同时,加大政策的兑现力度,加快科技资金兑现。“我们梳理了2023年第一批科技项目资金补助清单,预计各项资金近2500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以真金白银鼓励科技企业增产扩产、提能升级。”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送服务。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区科技局积极走访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梳理问题清单,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提高申报通过率。数据显示,目前秀洲区申报2023年区级科技项目已超30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超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00家。
“我们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科技型企业最具含金量的一项荣誉!”嘉兴勒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岳增林告诉记者,“公司布局体外诊断与检验医学领域,在知识产权梳理、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秀洲区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上门辅导,帮助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