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嘉兴秀湖学校开展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培训活动。活动邀请区教育研训中心科研处副主任周太平做题为《塑精品课程 提育人品质——精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专题讲座。活动由教导处高琴老师主持。
周太平老师从课程的课改背景、拓展课程的认识、精品课程的结构、拓展课程的开发、拓展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展开讲座。
周太平老师强调,拓展课程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根据《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手册》的要求,拓展性课程的实施目的之一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采用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方式。
周太平老师指出,拓展性课程占据校本课程的大部分。根据义务教育学段特点,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原则上不开设知识拓展类;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拓展性课程的价值在于深化学校课程改革、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课程能力。他详细说明了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育人目标,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课程设置与实施,并综合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
周太平老师解释了拓展课程的实施对象、内容范围、教学形式、开发者的概念。他以“关于组织嘉兴市第七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为例,详细说明了精品课程申报的所需材料,并结合近年秀洲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优秀案例,重点分析了“拓展课程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讲座结束后,高琴老师做总结讲话。她对周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对拓展性课程的申报时间、材料准备等事项做了提醒,希望各位教师能够积极建设校本课程,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活动最后,周太平老师对陶秀兰、计萍、赵爽、张庆芳等四名申报课程的教师进行点对点指导。他在课程纲要、实施材料、语言表述等方面对四位教师递交的课程方案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此次专家讲座为学校教师指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踵事增华,惟实励新,祝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精品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奋力谱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