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索引号: 330411ZF000000/2022-1992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生成日期: 2022-07-25
文号: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索引号: 主动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生成日期: 2022-07-252022-07-25 17:41:09
文号: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嘉兴市秀洲区人大十届一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25 17:41 浏览次数:

近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实施清理“低、小、散、乱”攻坚战,实行工业废水“零直排”监管,生活垃圾分类,并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身体健壮、文化程度较低的50多岁或60左右的低年龄老年人就业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家庭建造新房后还欠债,或城里买了房有房贷,子女刚就业收入又不是很高,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女子未成家,这类人群就业心切较为强烈,渴望为家庭和子女助一点力。但是,由于耕地已流转,异地就业家庭情况不允许,电子商务缺乏文化和技能。这类人群成了特定时期的特殊就业困难人群。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一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文化程度低,年龄相对偏大,与其相适应的工种偏少,并且因家庭因素又不能外出打工。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土地、能耗、环保、产业等政策性因素制约和提升,有的企业转移到外地投资,减少了当地就业机会;再一方面这类人群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低,适合这类人群就业的行业或工种较少。

因此,在这类人群是特定时期的特殊就业群体,有望政府进一步加以研究,最大限度地提供或创造就业机会。

三、意见建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政府更多的是服务、指导和引导。针对如何提高这类人群的就业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劳动力供求资源共享机制。定时或不定期地向劳动力供求双方发布信息,同时,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开设劳动力供求热线电话,以畅通劳动力供求资源信息途径。

二是强化指导和培训。加强政府投入,开展内容广泛,切合实际,易学实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增强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获得就业机会。

三是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就业。挖掘弃耕荒田荒地,优先给予乡村就业人员承包或耕作经营,既利用了资源,又增加就业人员。



罗雪男代表:

您在嘉兴市秀洲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据我们前期调研了解,目前王江泾北片农村人员的就业态势呈现以下情况:55岁以上的农村人员目前从事养老护理、绿化养护、保安保洁等零时工作的居多,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40-60岁之间的农村人员大都以夫妻档方式一起随产业转移到安徽、江苏、浙江义乌等地创业、包车间或者务工,年收入在16万元以上;35-40岁左右的人员考虑到孩子上学等因素或在本地企业上班或从事与丝、布相关工作的居多,收入较稳定;35岁以下的年轻人,由于本地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特别是不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技术岗位,宁愿选择工资较低、发展前途一般的办公室行政、文员岗位或者干脆赋闲在家,成为目前农村家庭就业和收入不稳定的一环。残疾人、“双低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残联、民政、人社等有关部门联动,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介绍安排就业等,实现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

、已开展工作

1.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在贯彻实施《关于印发秀洲区加强喷水织机腾退人员帮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同时,我们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六稳”、“六保”要求,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着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贯彻落实《嘉兴市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2020年、2021年先后出台《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秀洲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激励政策的通知》、《秀洲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激励企业稳定用工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政策,全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在全区范围内梳理了近4000个应急岗位,构建好“余缺调剂”平台,秀洲区政府与嘉兴前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嘉兴市首个灵活用工产业园,帮助人力资源和企业合法合规共享对接,有效缓解劳动力余缺矛盾。发放稳岗补贴1598万元,守住“稳就业”基本盘。

2.做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一是扩大普惠性就业平台。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数据平台,成立灵活用工产业园,2021年,开展“春风行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退伍军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0余场,共发布2000余家用人单位岗位信息5万余条。二是创建高质量就业村(社区)。2021年推荐了古塘社区等4个村(社区)为省级高质量就业村。组织村支书和创业大户人参加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12批次的三农人员进行乡村振兴系列的就业创业培训,让劳动者有体面、有尊严。三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培育上海交大科技园等5家市级创业基地,支持创业基地开展大学生抖音直播培训、指导企业数字转型,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场租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2021年累计审核各类创业担保贷款1775万元,实际发放1457万元。精心组织创业培训303人,农村电商培训639人。

3.开展多样化技能培训。全区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民学校培训体系建设。以“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为重点,面对防疫新形势,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农培质量与档次。一是内容创新。结合农民需求、疫情防控形势,产业特点、地方实际、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培训内容。二是方式创新。进一步创新与优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力求切合需求、实践推广性强。三是课程创新。农培班级主要结合产业调整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培训。2021年秀洲区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共 27 个班,完成培训人数 1155 人。其中:高素质农民 100 人(部级资金),农村实用人才 655 人,农业技能 400 人。完成各类农业普及性培训 4480 人。全年总计农民培训人数5653 人。

4.加强就业帮扶精准。一是加快落实数字就业帮扶。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做好就业驾驶舱建设,重塑就业帮扶模式。针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根据户籍地址下沉到各村(社区),就业服务专员对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失业未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监测,实现政策、岗位精准推送,每周按时实现动态清零。今年拟与市局联合在殷秀社区开展“乐业富秀”数字化高质量就业示范村社区改革试点。是实施就业援助。助力脱贫攻坚,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秀洲区“双低人员”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协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着力开发安置农村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农村公益性岗位。2021年向社会推出位残疾人协理员、城管协管员、垃圾分类劝导员等72个公益性岗位。落实各项补贴政策。2021年,兑现28名织机腾退的大龄失业人员社保补贴12.9567万元,全区申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灵活就业)和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灵活就业)2346人,发放补贴资金985.16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提高站位,加强部门的协同性。着力把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发改、经商、市场监督、工会、农水等涉企涉农部门的联动协作,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措施,切实做好涉企、惠民政策的兑现、问题的协调解决,按照“六稳”、“六保”要求,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疫情常态化下激励企业用工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就业岗位,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合高质量就业村(社区)创建,组建劳务合作社,加强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加入合规中介等劳动保障的指导和服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有的放矢,加大宣传的针对性。在利用好多媒体宣传的基础上,细分对象,提高政策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利用寒暑假,本地大中专院校学生返家期间,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本地就业创业、人才政策的宣传,并邀请企业家、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以身说法,转变年轻人的就业观、择业观。

3.创新方式,做好就业岗位推送的及时性。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市场调节作用,区人才市场除了每周的日常招聘以外,和各镇联合下沉到农户聚集区、集市等增加小型招聘会的频次,把招聘会办到家门口。同时通过抖音、微信、网站等平台发布就业岗位。

4.因地制宜,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以提升农村人员再就业能力为目,加大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训,力求以创业促就业。同时结合各村、社区的实际,开展技能培训、农技培训。如在从事一产较少的王江泾北片可开展农村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中西式面点等进城家政务工的培训。在从事农业较多的地区,开展“农创客”、“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培训。同时结合专业市场开展电商培训、网红培训等。

5.部门联动,坚持兜底帮扶的长效性。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工作要求,加强与民政、残联、退军等部门的对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根据“双低”等就业困难家庭的动态变化,建立区镇两级技能培训、就业帮扶长效联动机制,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双低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推送,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嘉兴市秀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