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22-198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生成日期: | 2022-05-27 |
文号: | 来源: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生成日期: | 2022-05-272022-07-18 11:03:43 |
文号: | |
来源: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沈永明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时代的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收悉,您提出的问题是当下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区下一步全域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也与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研交流。现将建议答复如下:
秀洲区旅游业发展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秀洲区文旅局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旅游+”,以打造浙江省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核心、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为抓手,有效发挥旅游业融合和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223.7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38亿元,同比增长38.95%。其中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从2017年的29.8万人次增长至2021年的262.6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从2017年的1717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2.5亿元。2018年到2021年,秀洲区连续四年在全市景区村庄旅游发展监测与评价中排名全市前三,在全市乡村振兴考核中指标赋分第一梯队。
截至目前,全区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国家3A级景区5个(莲泗荡景区、嘉欣丝绸园、光伏小镇景区、潘家浜景区、清池温泉景区),国家2A级景区2个(新塍小蓬莱、秀湖秀博苑),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五芳斋、嘉欣丝绸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潘家浜村),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3A级景区村庄10个(王店镇建林村、庆丰村、南梅村、镇中村,新塍镇潘家浜村,王江泾镇古塘村、洪典村,油车港镇胜丰村、池湾村,洪合镇建北村),省级4A级景区镇3个(王江泾镇、新塍镇、油车港镇),省级3A级景区镇2个(王店镇、洪合镇),首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王江泾镇、新塍镇),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4个(建林村、潘家浜村、庆丰村、古塘村),省级中医药旅游养生基地1个(清池温泉),省级采摘体验基地6个(青居蓝莓种植基地、泾桥现代生态采摘园、陆园家庭农场、顺天生态农场、南洋生态农业采摘基地、逸麟红心火龙果基地),省级重要湿地1个(莲泗荡)。省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个(希尔顿逸林酒店、佳源四季酒店、清池酒店),省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2个(嘉兴市汇龙大酒店、清池酒店),三星级旅行社2个(嘉兴时代国际旅行社、第七季旅行社)。截止到2021年,全区共完成73家A级景区村庄创建。
二、秀洲区旅游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秀洲区发展全域旅游主要依托运河、湿地、古镇、古村以及水乡田园等景观肌理,以运河文化、画乡文化、民俗文化为秀洲文化特色,基于目的地思维、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资源,突出“运河文化”、“温泉古镇”、“湖荡湿地”、“田园乡村”四大特色,形成集文化体验、湿地观光、养生度假、乡村休闲、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运河田园旅游目的地。
(一)打造产业发展主引擎。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北部三镇为引领,着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引擎,为秀洲主城区的“西进”“北延”发展赋能。立足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平台,结合国家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串联运河古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新塍镇成链,围绕运河、湿地、美食要素,创新展现运河诗韵文化内涵的“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的时代新版本,打造核心吸引物,提升旅游对区域人口、消费以及产业等结构方面的积极影响力。目前三镇已经成功创建省级4A级景区镇,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提升旅游服务的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加快道路交通、旅游厕所、景区停车场、绿道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高档酒店、精品民宿、露营基地等各层次、多种类住宿产品,要创建5星级、4星级档次较高的酒店,有效提升区域旅游接待能力、服务水平。
(二)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坚持以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把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与“四条诗路”、乡村振兴、美丽城镇、禾城文化复兴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快速度,推进一批:加快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蓝城酒店、莲泗荡景区、银杏天鹅湖及“嘉禾牧歌”等在建文旅项目进度,推进后新桥粮仓、一里街、潘家浜景区二期、朱彝尊故居改扩建等一批文旅融合新项目。微改投入,提升一批:整合乡村及田园资源,沿G524国道打造1条共同富裕乡村旅游精品线,王店镇依托4家3A景区村庄打造1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提升潘家浜一期、新塍美食街、米科军旅园、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水年华”摩天轮等项目品质,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提高产品吸引力和附加值。强化招商,引育一批:围绕国家运河文化公园建设,集中力量,精准招商,侧重轻资产引流项目的招引和培育,如“水上集市”、运河“闻川船说”沉浸式夜游、垂钓基地、露营基地、民间博物馆(艺术馆)、品质酒店与民宿等,以小而精的优质项目,加快全域旅游氛围的形成。
(三)积极发展X“+旅游”。对现有的文旅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和提升,形成可互融的旅游产品,实现从有到精、到亮,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重点做好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旅游+”等融合文章。深化大雅家、丝绸园、五芳斋工业购物旅游,提升景区村庄乡村旅游,推动以地方党史陈列馆、沙家浜红色初心地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发展、清池温泉中医药养生旅游、米科军旅园研学游等产品进一步升级,争取2022年完成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1家4A级景区镇、1-2家3A级旅游景区、1个中医药养生基地创建、1家3星级旅行社创建、1家品质酒店创建。
(四)有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景区城和景区镇为抓手,聚合城乡要素、文旅资源,全力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工程,打造具有“红船魂、国际化、运河情、江南韵”现代化主城区。加强与中国美院乡村学院的深度合作,推进全域视觉导则设计和建设,提升全域颜值、品质感和辨识度。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融入各具特色的休闲空间,持续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建好秀洲文旅大数据平台,同时构建进得来、散得开的全域旅游交通,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主客共享,增强旅游体验。
(五)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启动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全面摸清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对接区城市管理办、美丽办、品质办、发改局、交通运输局、农水局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秀洲国家高新区,梳理明年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及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共同富裕乡村旅游精品线建设等资源,形成年度项目清单,整合推进。2022年重点任务是推进以秀湖为核心的主城区板块景区城提升创建和推动一批城乡“微改造 精提升”示范点项目取得实效。
(六)打出优质消费组合拳。多措并举,激活市场,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实施文旅宣推行动:针对长三角客户群和周边亲子游主体,利用区内外融媒体平台、“这里好玩”及文旅一张图数字等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大力开展系列性宣推工作,通多定期以美文、美图和主题推介等方式发布文旅咨询和推广,扩大“悠游秀洲”品牌影响力。同时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协企联合、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长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常态化举办长三角秀洲旅游推介会、长三角旅游联盟等活动。打造重点消费场景。加强与周边市场的对接,加强与企业和其他运营团队的合作,在推出景区景点产品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消费场景设计和线路串联推广,推出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或三日游等产品。重点以新塍美食、雅莹等为品牌为基础,着力在吃、购上形成秀洲的特色消费产品,同时带动“百县千碗·嘉肴百碗·秀味十碗”工程落地见效,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街区建设、“下一站新塍早茶”美食名镇建设等项目,推出“秀水优品”、“秀洲时尚生活”等产品。形成文旅节庆活动品牌:持续推出有特色的文旅活动,形成常态化的产品。如结合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将正月“新塍元宵灯会”,四月“江南网船会”,七夕香桥会等民俗活动节庆化,并与水上集市、“荷花节”“捕鱼节”、自行车赛、航模公开赛等文体活动相结合,形成大活动定期办,小活动常常有的态势。
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必将大有所为。谢谢您对秀洲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