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规划计划

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 12- 20 14: 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上半年,区文旅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平安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文旅产业经济发展,全力保障市场安全,促进秀洲区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大局大事,在冲锋陷阵中彰显文旅担当

1.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坚决扛起文旅行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对景区景点、网吧、KTV、旅行社、棋牌室、艺术类培训机构、公共文化场馆等近2千家文旅场所开展高频检查,出动检查人员559人次,立案调查3件,没有发生疫情事故。全员下沉网格支援村(社区)疫情防控,全面参与高速卡口执勤、隔离酒店驻点、区域协查电话协查等防疫工作,同时,发扬文旅特色,编创快板、小品等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抗疫主题摄影大赛,推出线上艺术培训等,助力抗疫工作。

2.积极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2022年公共文化服务首次列入省民生实事工程。区文旅局把牢标准合理布局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加快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一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全区111个品质文化生活圈和文化驿站全部完成建设,提交省市验收确认,截至6月30日,智慧文化平台文化圈确认通过92个,民生地图省系统通过66个,完成率73.3%。提升智慧书房3个,建成文化驿站、文化馆企业分馆各1个7个礼堂书屋预计9月前建成,2个健心客厅和3家企业分馆预计7月底完成,3个图书馆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完成送戏下基层56送展览下基层8场。

3.努力推动旅游产业回归正常轨道。积极实施助企纾困行动,完成助企资金79万元,审核旅游企业资金补助202万元。打出促消费稳增长“组合拳”,加快文旅市场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以市文旅消费券发放为契机,发动文旅企业针对节假日以及节令性市民游客出行需求,推出门票减免、消费满减、优惠打折等商家优惠活动,并利用OTA平台发布,激发市民游客文旅消费热情。全区已发放消费券近800万,还将继续投放各类惠民消费券800万元。部门联动、政企携手,对接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出行需求,共同打造以新塍镇为核心的红色研学消费市场,让红色文旅资源进一步“活化”。

4.用文化效益放大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共享效益,秀洲区图书馆共接待来访团32个,共计720多人次。外单位通过预约、外联等形式在秀洲区图书馆开展活动49场次,参与人数1100多人次,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的“红船蓝焰之声”——“红书寄党史 奋进二十大”党史宣讲活动、2022年嘉兴市微型党课大赛等市级活动都在图书馆举办,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5.积极开展平安文旅建设。日常巡查出动检查559人次,检查出动261家次,行政处罚立案调查3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受理各类投诉举报70余起。开展文旅市场反养老诈骗、安全生产月活动、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双随机”抽查监管等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文旅市场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二、秉持为民初心,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

1.全面推进群文工作繁荣和全民艺术普及。围绕“环秀湖”文化核心圈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打造“舞动秀洲”“唱响秀洲”“绘美秀洲”“书香秀洲”。建立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定期宣讲演出机制持续开展各类惠民演出328场承办全省现当代舞蹈展演开展全区排舞大赛、戏曲小品大赛、“秀洲故事会”大赛等各类品牌赛事。举办“幸福小康 美好生活”全国农民画作品展,筹备第八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进一步打响“秀洲农民画”金名片秀洲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3.18万人次,外借书11.9万册次。举办“书香秀洲”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70多,服务线上读者18万余人次承办全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新疆沙雅文化走亲,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开展合作,共展演6场。歌曲《乡村头条》和舞蹈《带你去远方》分别冲击省、全国群星奖。艺术培训实现从周一至周日的全日制培训,从儿童到中老年人的全年龄段培训,从百姓到文艺团队的全方位培训,从舞蹈、绘画书法、器乐的多门类培训,共培训6800人次举行第二十三届新塍元宵民俗文化节、“新塍镇首届‘凤池雅集’文化旅游艺术节。

2.开展文物安全大整治、大提升。重点实施了民居类文物建筑消防提升、古建筑类文物维修、文物标识标牌完善及木构建筑白蚁防治等专项工程,强化房屋类、古桥类和遗址类文物保护力度,已有31项隐患完成整改。重点推进长虹桥防撞保护工程,完成了长虹桥物理探测勘察方案设计和工程招标,即将进入物探勘察阶段。组建“秀遗守护者”文物保护支援者队伍,增强文物保护合力,已招募志愿者41名。

3.创新开展非遗传承行动。完成了区级非遗馆提升方案设计。传承人座谈会、“春节七天乐”非遗体验、“洲洲有非遗”非遗培训班等非遗活动参与达3000余人次。推进区级非遗馆乡镇分馆建设,完成了菱珑湾、古塘村两个非遗分馆的授牌。在新塍镇康和桥村知青文化园打造非遗创新服务中心,并设计开发首款文创手工艺品。推进非遗融入国民教育,在7所非遗基地学校开展非遗助力“双减”活动,共有1000多名学生参与。推进非遗融入旅游,打造“流淌的食光”非遗旅游路线,并申报创建省级非遗旅游路线。推进非遗融入产业,依托公泰和、雅莹等非遗企业,开展省级非遗工坊创建,2个工坊均进入创建名单。

4.积极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完成了朱彝尊文化浙西词派省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计划书,包括20项任务指标。朱彝尊故里建设(朱彝尊文化产业园、朱彝尊文化展馆、《食宪鸿秘》美食街)“八个一”规划方案基本确定,镇中村朱彝尊主题景区村建设基本完成,全国朱彝尊文化研讨会方案基本确定。朱彝尊理论文章面向全国的征集正在进行;在第十七届朱彝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朱彝尊文化IP“品重梅溪”Q版及国风系列5个人物形象正式发布,并举办“食宪鸿秘”之“状元宴”邀请赛。《食宪鸿秘》即将参加“全省文化标识建设成果交流暨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展”

5.加快数字化建设。聚焦“数字文化”改革“文艺惠民”子跑道,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改革,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好“需求、场景、制度”三张清单,重点推进“艺管家”--秀洲区艺术培训智慧服务与监管平台应用多跨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数字化监管治理水平。完善“秀洲文旅一张图”、秀洲数字化农民画馆、“文化有约”、“非遗在线”、“文物安全”、“文旅一卡通”等多跨应用场景。完成好一批智慧文化场馆和“未来景区”建设,提供高质量、一体化的智慧文旅服务。开拓公共文化线上惠民阵地,持续打造“文化进万家•云上大讲堂”线上服务品牌,目前共推出32期。

三、稳进提质,全域旅游发展

1.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进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银杏天鹅湖景区提升等工程,加快后新桥千里集、天鹅湖民宿、马厍老街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塍休闲养生古镇形象,提升美食品牌影响力。深化“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推进嘉欣丝绸园、潘家浜、“品重梅溪”等15个省级示范点打造,做好“+旅游”的文章。康和桥村景区村庄融合建设区广电博物馆、区非遗创新服务中心等,打造成为“知青”+“民俗”文化主题的旅游地标。一季度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4.2万人次,同比恢复到去年的七成以上;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3亿元,同比恢复到去年的八成以上。

2.加速旅游品质提升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百千万”工程,提升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品质,其中2021年A级景区村庄品牌创建共补助资金240万元。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勾勒“处处能旅游、时时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全域旅游图景,促进旅游业增量提质。启动秀洲区文旅资源普查,推进城乡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4A景区城标识系统建设方案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的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开展旅游设施无障碍改造,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3.驱动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省市“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体验(示范)店2-3家,进一步推动“秀味十碗”推广落地见效,打响“食尚秀洲”品牌,探索创建新塍镇“妈妈的味道”示范一条街。积极发展军旅研学旅行、工业旅游、养生旅游、水上休闲旅游等业态,提供团队游、自助游、亲子游等多元旅游产品,支持区属旅游企业拓展疗休养市场。实施“悠游秀洲”主题形象推广活动,组织开展长三角文旅企业合作大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文旅企业积极参加旅游博览会、旅游商品大赛、嘉兴人游嘉兴活动、嘉兴·V4文旅合作交流大会等,努力推进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浙江省沈民权红色旅游人才培育导师工作室秀洲工作站落户新塍。在省级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月晾晒”指标“接待游客同比增速”排名预估位列第4。

2022年下半年,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全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要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惠民。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目标,完善基层文化机构和文化“三员”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场所服务大提升。重点推进四大文化行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满足百姓精神文化追求。一是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和文化标识建设。继续推进文化标识建设举办“朱彝尊文化研讨会”“朱彝尊杯”全市书法大赛,出版《梅里诗综》《梅里词综》。开展文化基因解码项目设计规划,加强成果落地。二是实施儿童浸润计划推进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暨长三角儿童戏剧艺术季系统活动,建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实践基地,由中国儿艺专家定期驻地指导,演出经典儿童剧目31场,提升儿童艺术普及水平。三是开始全民艺术普及计划。建设“艺秀艺美”——“百姓百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坊成立全民艺术普及联盟“百师团”实施2022“青苗计划”未成年艺术普及建设项目,开展文艺团队培训辅导工作,加强全民艺术普及四是加强文化品牌打造。举行全民农民画作品展沙雅·秀洲文化走亲农民画交流展第八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高质量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音乐舞蹈诗“泱泱秀水”巡演,承办省环境舞蹈展演举办秀洲区排舞大赛区迎新晚会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品牌赛事秀洲区图书馆创建国家一级馆,建设一批企业图书分馆、图书流通点,完善“竹垞有约”阅读品牌建设。舞蹈《带你去远方》冲击全国群星奖。

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复兴。进一步提升文物安全工作,争取年内实施长虹桥物探工程。开展“秀遗守护者”志愿队、文保协管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提升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开展大运河(嘉兴段)“守根护脉”应用场景试点工作。完成2021年度文博事业发展水平评估工作。抓好省级非遗项目和区级项目、传承人申报,开展传承人研培,推进非遗创新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开展“洲洲有非遗”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非遗传承水平。

三是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坚持政府、市场、社会联动共治,以项目化、指数化思维,推动文旅产业提升。锚定旅游项目投资、微改造精提升综合评价指数、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指数评价赛马机制、省市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月晾晒”等指数,推动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后新桥千里集、铁店港—陶仓—油车港沿湖景观项目、港南埭商业街、银杏·天鹅湖等重点项目出形象,加快推进朱彝尊故里、小蓬莱景区二期、潘家浜乡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力争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家省级3A级景区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品质酒店、15个省级“微改造 精提升”示范点创建。依托秀水新城、秀湖新城等文旅资源,将油车港镇、新塍镇打造成文旅度假区,与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共同成为秀洲文旅的引擎。

四是进一步加强消费培育。扎实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抓好一批重策划、富有创意的文旅融合示范性项目,促进事业惠民与产业升级相统一、“富口袋”与“富脑袋”相联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开展“秀洲优品”文旅消费活动,推广“食尚秀洲·四季有味”品牌。鼓励企业发放旅游消费券,撬动更多消费。继续做精做深乡村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传统旅游项目。以跨界融合思维,策划推出中医药养生旅游、工业购物旅游、果蔬采摘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促进旅游与多行业多领域交互式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维稳。将防疫工作结合到日常巡查工作之中,保障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稳定。继续推进“扫黄打非”系列专项行动、“双随机”抽查、旅游艺术品领域反养老诈骗、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等各类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