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索引号: 330411ZF000000/2021-186957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生成日期: 1625673600000
文号: 来源: 区民政局
索引号: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生成日期: 16256736000002021-07-08
文号:
来源: 区民政局区民政局

关于对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1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08 11:53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秀洲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精神, 以及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全区多层面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实践, 初步实现了 “ 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管” 的基层民主格局,取得了自治共治和谐有序、社区服务更加规范、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的良好成效。一是协商议事平台丰富多样。秀洲区7个镇(街镇)的社区采取听证会、 协调会、 评议会等形式开展协商议事, 社区协商活动百花齐放、 精彩纷呈, 体现了较强的基层运作活力。二是协商议事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协商议事主体是社区协商议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目前,秀洲区居民对居(村)委会 、物业公司 、业主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等社区协商议事主体接受度较高, 对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机构也比较认可,逐步实现了社区协商议事主体从政府主导向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和过渡。三是社区自治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居 ( 村) 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及众多的社区社会组织都是社区自治组织。据了解,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在社区自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民主管理的意愿趋于强烈。社区参与是社区自治共治的基本途径。 社区参与不仅能激发居民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主动性, 而且有利于培育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近年来,秀洲区居民对社区治理、基层民主建设的参与度逐渐提高,“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的意识不断增强。

二、主要问题
    一是社区之间不平衡,民意诉求多样。秀洲区既有相对集中的老旧小区,外来人口基数较大,老龄化趋势加剧。同时,又有大量新开发的居住小区,人口结构更趋多元。 一方面, 老旧小区相对集中的区域, 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 生活环境改善、 便民设施建设等民生诉求较多, 对社区环境改善有较高期待。 另一方面, 新建商品房较多的社区, 居民民主自治意识较强, 对社区文化生活、 社区公共服务和现代管理方式有着较高期待。二是协商议事程序有待规范。从了解情况来看,社区自治层面的协商议事工作与活动组织者的个人风格、工作热情、组织能力、群众威望等要素关联度较大。有些社区对于具体事项的商议往往因事而异, 因人成事, 呈现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局面, 协商议事程序不够规范, 协商议事的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建设有待加强。三是社区议事协商保障不足,居民话语权较弱。据了解,部分居民认为议事协商的场地、资金等已成为制约社区自治组织发挥作用的首要原因。 也有居民认为自己的意见在协商议事中并没有被充分吸纳,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协商的积极性。四是社区协商议事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目前, 社区协商议事评估体系尚未形成, 对工作成效的评定存在着碎片化、主观性现象,有必要提高社区议事协商的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三、意见建议
    1、积极推进“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居民自治模式。一是提高认识,增强社区治理多方共治格局的意识。镇(街道)要围绕协商什么、和谁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落实与评估等内容,采取“多方参与 协商共治”的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协商,切实从“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让群众在有序、理性的社区协商过程中感受居民在社区生活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多方参与,让社区协商实现最大公约数。在社区协商中,各利益相关方以同聚一厅的形式,共商与自己利益有关的身边事,畅通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忧,实现共治。三是分层推进,完善社区协商制度。定期研究协商决策社区建设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要经费的使用以及协商开展共驻共建事项,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2、规范议事平台建设,落实“五民”工作法。一是建立民意收集机制。汇集协商议题。镇(街道)要通过设立居民意见箱、公布服务电话、进行网络征集等不同渠道收集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社区居民需求和有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汇总、登记、研究的形式,确定拟协商议题。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搭建议事平台。要通过搭建“社区议事厅”、“网格议事会”、“党员会客厅”平台,将居民反映的急、难、热问题,以议题形式提交议事厅、议事会讨论协商,采取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引导居民有序、理性参与社区事务,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3、拓宽协商路径,培育共治体系。一是建立议题办理机制,落实协商共识。经“社区议事厅”等平台,民主协商达成共识后的议题,由社区居委会负责以项目化运行的方式组织协调、落实。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民主协商。镇(街道)要注重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使社区社会组织既成为反映居民急、难、热问题的倡导者,又是落实协商成果的推动者,更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者。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以居民关心的问题为抓手,发挥专业社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助力社区议事协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蒋志明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城乡社区议事协商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社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秀洲区紧紧围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区协商,推进村(居)民“参与式”治理,有效促进了城乡社区建设。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城市(镇)社区37个,农村社区113个,去年换届后共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成员696人。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好协商平台。按照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有组织、有场所、有制度、有目录、有流程“五个有”的标准,指导推进村(居)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居民会客厅等协商议事平台建设,特别是居民会客厅建设这块,按照“亲民便民、规范舒适、高效便捷”的建设理念,打造了一批城乡社区居民会客厅,并重点打造了秀洪社区艺墅家、运河社区、运秀社区、亚都社区以及南梅村等示范型居民会客厅,进一步强化社区与居民互动融合。推进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辟社情民意网络征集渠道,为城乡居民搭建网络协商平台。以社区治理“民情沟通”作为端口,收集金点子、洋方子、土法子,短时间高效率解决各类疑难问题。

2.创新协商机制。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在新塍创新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驻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社区发展委员会,作为社区协商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428家,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2029家,通过实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扎实开展社会组织进网格送服务,积极参与议事协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实现社区自治组织“还权”、“赋能”、“归位”,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改变了以往政府对社区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微动力”服务项目,建立起“志愿者+社区+社工+政府相关部门”四级响应机制,实现“民情速递”,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的“参与式”社区治理新模式。

3.拓展协商形式。“三社”工作与“三治”工作有机整合,强化“一约两会三团”作用发挥,引导各类优秀人士和非户籍居民参与村社治理。目前各村、社区都建有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平安巡逻队等各类协商类和平安类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参与主体情况和具体协商事项,可以采取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小区协商、业主协商、村(居)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以民情恳谈日、社区(驻村)警务室开放日、村(居)民论坛、妇女之家等为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以及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发展,对我区提升村(居)民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我们在推进社区协商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协商什么,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围绕与谁协商,不断扩大协商的参与面;围绕怎样协商,规范协商的基本程序;围绕协商形式如何丰富,积极创新社区协商平台;围绕协商结果如何落实,进一步强化协商保障。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嘉兴市秀洲区民政局

2021年6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