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深化“放管服”

秀洲区“企业之家”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应用场景

发布日期: 2021- 05- 17 15: 41 信息来源: 区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 浏览次数:

秀洲区“企业之家”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整体协同、高效智治”为目标,以“线上一平台,线下一中心”为架构,以数字赋能、精准服务、业务联动、制度保障为手段,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经济领域数字化治理。

一、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涉企服务碎片化。涉企服务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跨部门、跨层级等疑难诉求解决效果不理想。

二是政策服务随机化。政策输出存在盲目性、随机性,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政策,政策执行效果不可控,无法有效评估政策落地成效。

三是运行监测局限化。传统的统计方式无法直观展示区域、行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并缺乏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测能力。

二、场景建设目标

一是企业服务由“离散”向“融合”转变。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线上打造集政策服务、诉求办理、供需对接、政企服务等要素富集的一体化企业服务门户,线下打造一个功能鲜明、服务全程企业综合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集成式联动式、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进一门、找一人、办成事”。

二是政策支持由“驱动”向“赋能”转变。通过对政策的拆解和标签化以及对企业的360度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做到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同时,在制定政策时提供模拟“沙箱”环境,预演政策施行情况,辅助政策的制定,并综合分析政策执行、兑现、覆盖情况,以利于今后政策的制定和优化。

三是经济治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归集经济运行全量数据,形成对应数字驾驶舱,实时展现本地经济运行情况。同时,对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感知经济发展态势,形成具象的经济运行“作战沙盘”,预警重大风险,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目前成效

自2020年6月23日试运行以来,“企业之家”共搜集各类涉企诉求3936件,目前已解决3921件,解决率为99.61%,企业好评率100%。今年1月9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批示肯定;1月17日,央视4套《中国新闻》头条点赞秀洲“三服务”2.0版“企业之家”;1月27日,“企业之家”经验做法刊登在《浙江信息(督查通报)》第2期,入选全省“三服务”活动月度十个好典型;2月23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现场调研肯定。经过与区科技局对接,拆解完成两条科技类政策,实现覆盖全区科技类企业的精准推送,涉及40家企业,400万元资金。待涉企数据掌握更全,政策拆解更多后,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政策精准推送,并根据政策兑付情况,辅助以后的政策制定。

四、目前面临的问题

1、为制作企业360度画像,需要获得企业的相关数据,包括每个企业的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性质、法人姓名、法人证件号码、法人手机号码、成立日期、注册资本、用地面积、税收、研发经费、总用能、排污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所属乡镇、产业分类、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等价能耗(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用电情况(万度)等数据,但是根据相关部门反馈,细化到具体企业的数据在现行规章制度的要求下,是不能提供给统计部门以外的部门的。如果无法获得相关数据,则无法制作完成度较高的企业360度画像,将会影响政策的精准推送,及地区经济运行监测等功能。

2、为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在企业360度画像制作完成的前提下,还需要完成政策的最小颗粒度拆解,这样才能于企业标签进行匹配,找到合适的政策。但是目前,涉企政策繁多,层级不一,条线不一,拆解又涉及到多个部门,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个牵头部门进行协调相关工作。

3、为实现地区经济监测,首先需要汇聚本地区与经济运行相关的所有数据,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期找到发展规律,提供较为有效的,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建立这样的模型,需要找到非常专业的研究院所,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目前情况下还很难实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