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多个项目入选第六批嘉兴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 |||||||
|
|||||||
近日,嘉兴市公布了第六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类别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8大项,这将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其中,秀洲共有5个项目上榜,他们分别是:民间文学--朱彝尊传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新塍童玩、传统技艺--张萃丰蜜饯制作技艺、民俗--赞神歌、民俗--谷雨庙会。 民间文学--朱彝尊传说 朱彝尊传说,是搜集于当地民间传说以及相关文档史料而整理编汇的关于明末清初活跃于社会、文坛、政界而被后世誉为“一代文宗”的嘉兴王店籍名人乡贤——朱彝尊的系列故事。朱彝尊出生于前朝名门望族,至父辈已家道中落,继而又经历了新旧王朝的交替,社会发生大动荡、大分化、大调整的年代,从早年的抗清到中年的仕清又到晚年的罢官归里。其年幼时已显出文史、诗词的天赋到成为一代文宗,以81岁终老的朱彝尊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在当时以及后世就在社会和民间流传着他的很多传说故事,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经口口相传在当地家喻户晓。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焕然社会风情、习俗的概况以及对于某些科学的研究的参考价值。在当代社会传承这些故事,可以传承文化以及提高促进青少年的致学精神和人生价值观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新塍童玩 新塍童玩,是流传于新塍民间的各类传统游戏。它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 新塍童玩从内容性质上可以分为体育类、游艺类和杂技类三种。每一种的侧重点都不同,体育类侧重竞技性,如滚铁环、跳绳、踢毽子等;游艺类侧重与参与性、观赏性,如放风筝、捉迷藏、丢手绢等;杂技类则对技巧要求较高,如抖空竹、踩高跷、抽陀螺等。虽然童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都能在参与中体会到独有的特色,在娱乐中增长见识。新塍童玩在民间传承已久,已经成为村民闲暇之余娱乐健身、增加情感的传统项目。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童玩游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趣味,曾经给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带来欢乐。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诉说着历史,也指引着未来。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发展非遗,是每一位秀洲人应尽的义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