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 医疗救助信息

秀洲区打造健康指导“133”模式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日期: 2020- 03- 23 15: 53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秀洲区以落实“驻企健康指导员”制度为抓手,在工作中探索建立“133”服务模式,专业助力、科学施策、精准服务,打好疫情防控阻击“下半场”,全力助推“两手硬、两战赢”。

一、精选一支队伍,“专业+网格+制度”全面保障。一是“专业组队”全。突出“专业互补”,统筹全区卫生专业力量,组建以公卫医师和全科医师为骨干、志愿医务人员为补充的“驻企健康指导队”,每支队伍由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现场消杀、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4个以上不同专业卫技人员组成,确保团队“履职全方位、知识无死角”。二是“分片包区”全。512人“健康驻企指导队”对应属地医疗机构,根据辖区企业规模、数量,进行网格划分,实行片区包干。为进一步配强高新区等规模型企业密集区域力量,由区卫健局班子成员带队,抽调局机关、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精干人员,联合区域管理人员组成专班,确保企业健康指导重点突出、全域覆盖。三是“一案两册”全。制定企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防控指南和指导手册,企业根据预警管理法分类落实应急处置机制,返岗员工按照防控指南做好自身标准防护,健康指导员根据指导手册规范驻企健康指导服务。截至3月3日,累计发放防控指南4266册、指导手册2000本,实现“一案两册”全区覆盖,为稳妥推进复工复产提供全面技术保障。

二、三步齐走,“关口+互动+机制”科学管控。一是把紧“入口关”。将企业复工复产准备、物资保障、人员管理、场所管理、健康宣教、应急处置“六大防疫举措落实”列入刚性排查范围,在企业复工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把脉”,落实“25条”清单化核查措施。坚持每到一家企业,首日完成“一企一策”八项指导、“一人一档”建档示范、“一人一次”全员培训。健康指导情况当日汇总,以企业为单位上报至钉钉服务平台,供医、企、地三方面上掌握,实时互动。二是抓牢“整改关”。首次入企指导发现的问题以口头、书面形式及时反馈企业主,一律限时3天整改到位。对口罩佩戴、食堂用餐未达标等主体意识薄弱型问题即时指导、立行立改;对监测人员学历层次低、防控知识欠缺等小微企业较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训,实地复查。同时,由健康指导员发起组建企业主微信群,对接日常工作开展。对存在问题,以菜单形式反馈,并根据队员专长,快速分配任务,及时给出专业建议,必要时现场指导;对亮点特色做法,及时作图文分享,互为借鉴督促。健康指导员接受企业咨询、接受员工健康信息汇总,并对接信息资源,为企业解决疫情防控中的困惑和困难。三是做实“巡查关”。截至3月3日,全区首轮驻企健康指导3日整改全部完成,累计服务规上企业978家、小微企业园区15个、其他企业1318家,实现规上企业驻点服务、小微企业园区驻点服务、中小企业巡回服务“三个全覆盖”。在企业复工21天内,规上企业、小微企业园区派驻健康指导员持续每日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同时,每周开展2-3次“一对多”联合巡查,畅通医企沟通,巩固整改成效,跟踪掌握需求,建立长效疫情防控机制。

三、三服务助推,“宣教+监督+管控”软硬并举。一是线上线下服务。开通24小时复工复产咨询热线、心理专家热线、心理援助热线(QQ在线)和“浙里办”网络问诊平台“四线一台”,为返岗返工人员答疑解惑,疏解身心,并针对不同类型复工企业主制定个性化健康服务“礼包”,开展线上指导服务。累计发放“三返人员”疫情防控宣传资料19.45万份,发送提醒短信39万条次,线上问诊1202人,防控咨询3299人、心理疏导284人,录制心理微课视频6个、放松减压音频25个,阅读量达4万人次。二是执法监督检查。分批次、拉网式开展疫情防控和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累计检查公共场所277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21份。对雅莹、五芳斋、生辉照明、恩龙等32家重点龙头企业,省、市驻企健康指导员现场“开方”,指导落实健康监测、管理制度和各项防控措施。三是实施源头管控。为确保企业员工安全返岗,将企业返工岗员纳入疫情防控排查内容,充分利用健康码、大数据和企业提供的员工名册,指导各镇(街道)建立外出员工健康档案,企业建立返岗员工“一人一档”,实行持续监测健康状况;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出具电子健康证明,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按相关程序处置,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前返岗员工健康安全,真正从源头做到“内防输出、外防输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