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近日,嘉兴智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25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秀洲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它们的建成,也标志着秀洲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迈出了新步伐。区关工委“团室+基地”工作品牌再获新内涵。
近年来,秀洲区从“融、引、管”着手,全力打造特色突出、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区关工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红色资源,一批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教育基地陆续推出,引导青少年在实践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塍镇党史陈列馆资料陈列室、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王江泾镇苏嘉铁路遗址公园等基地,一件件红色藏品及其背后的故事,用形象的实物实例、生动的真人真事感染着青少年,让爱国主义情怀走进他们的心灵。在王洪合红色文化公园、朱月祥乡村绘画艺术展示馆等基地,工作品牌培育与教育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品牌促基地、基地铸品牌的联动效应。
有平台阵地还需要有服务内容。秀洲区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基地的内容和设施,为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提供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依托基地的特色教育资源,这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让青少年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
在王店镇嘉兴智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油车港镇麟湖画乡非遗精品线、王江泾镇洪典村乡村记忆馆等基地,通过走进乡村、动手劳作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播农业科普知识,在农作中弘扬农耕文化,体验农耕之乐。
“我们要求所有被命名的基地要做到‘五个有’,即有标识、有队伍、有计划、有主题、有成效。同时,我们动员‘五老’积极参与基地实践教育工作,现身说法、现场教育、互学互动,运用与青少年‘同一频道’的语言和形式,让基地成为‘五老’施展才能的平台,增强基地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王江泾镇古塘村灶画文创中心、嘉兴市图书馆新城街道分馆、嘉兴市图书馆高照街道分馆等基地,“五老”人员主动融入基地建设,助力基地开展阅读分享、文化传承等活动,丰富基地活动内容,确保了基地有计划、有主题、有成效。
“区首批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的建成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也满足了社会和学校的需求,是一件好事实事。未来,基地还将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服务凝聚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平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秀洲区还将加大培育力度,构建主题化、体系化、规模化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矩阵。通过“可见”的展馆陈设、“可感”的浸润体验、“可参与”的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