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330411JD090000/2019-13871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油车港镇 |
生成日期:2019-08-28 | 文号: | 来源:党政办 |
行政村与社区 | |||||||
|
|||||||
2010年,油车港镇下辖16个行政村、3个社区。各行政村、社区的概况如下: 一、澄溪村 澄溪村位于油车港集镇南北两侧,沉石荡东岸,沈家荡南岸。东与嘉善县天凝镇咫尺相望,西连千金寺村、合心村,南接池湾村。红旗塘穿村而过,申嘉湖高速途径村南缘。村域面积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4亩,其中水田3029亩、旱地95亩。2010年户籍人口814户,2893人,分成40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043万元,人均纯收入14361元。2005年荣获“浙江省文明村”称号。 该村2002年4月由原镇联村、原冯家港村合建而成。村民委员会驻油车港集镇石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14。 原镇联村: 原镇联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澄溪镇第一、第二保,部分涉及第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澄溪乡第一、第二村(凌冯村),部分涉及第三村,普选后为澄溪乡第一、二、三、四代表区。合作化时组织凌冯、兴大、宜兴等社,后并为澄溪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澄溪大队,1961年分为镇南、镇北两个大队,1969年合并为镇联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镇联村。2002年4月与冯家港村合建澄溪村。该村一度窑业兴盛,有土窑三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静电植绒业。红旗塘起始点即在村西沉石荡口。 原冯家港村: 原冯家港村在镇联村西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池溪乡第六、第七保,后为三德乡第八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池湾乡双花村、瑞丰村、普选后为第六、七代表区。1956年1月划入澄溪乡,由双花、联合两个高级社在合并组成联合高级社。公社化时与三联高级社合建联合大队。1961年,分设为联合、三联两个大队,三联大队复归栖真。1981年4月更名为冯家港大队,1984年1月改为冯家港村,2002年4月与镇联村合建澄溪村。 二、千金寺村 千金寺村四界为沉石荡、莳公荡、火烧荡、戴家荡所围,东、南、西、北分别接壤澄溪村、西湖村、杨溪村、合心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有耕地2104亩,其中水田2074亩、旱地30亩。2010年户籍人口503户,1832人,有28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255万元,人均纯收入14259元。 该村2002年4月由原千金寺村与原徐家港村合并组建而成。村民委员会驻东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12. 原千金寺村: 原千金寺村因明代时村域内有千金寺(原为莳公寺)而得名。民国后期为澄溪镇第六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澄溪乡第六村,后为第十一、十二代表区。合作化时成立金圩高级社,公社化时改为千金寺大队。1961年分为千金寺、横港两个大队,文革开始后两大队又合并为一个大队并改名为东风大队,1981年4月复名为千金寺大队,1984年1月撤社建乡时更名千金寺村。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大队曾涌现著名养猪模范、全国农业战线先进人物代表大会代表张阿妹。近年来,该区块大力发展湿地农业,已成为南湖菱的主产区之一。 原徐家港村: 徐家港村在原千金寺村西面,民国后期先为池栖乡第十二保,后为三德乡第九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三德乡九村,后为池湾乡鲍徐村,后为池湾乡十一、十二代表区,1956年1月划入澄溪乡组织曙华高级社,后改为徐家港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勤丰大队,1981年4月改名徐家港大队。1984年1月,改为徐家港村,2002年4月并入千金寺村。该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业一度成为主导产业。现村民大多从事纺织业。 三 、杨溪村 杨溪村四面湖荡环绕,东临曹君荡、火烧荡,西靠寒家湾荡,南有戴家荡,西北、西南、涉及连四荡,仅东南与千金寺村相连。全村三墩六圩,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村域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24亩,其中水田2755亩,旱地169亩。2010年户籍人口658户2458人,分为27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在总收入32987万元,人均纯收入14269元。村民委员会驻杨家浜,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13。 杨溪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属廉让乡第四、五、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廉让乡杨溪村,1950年8月归入洪典乡,后为洪典乡第八、九、十代表区。1956年春归属澄溪乡并组织杨溪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杨溪大队,1963年9月分为杨溪、寒家湾、盈字3个大队,文革时分别改称红卫、七一、兴无大队,1968年10月重又合并为杨溪大队。1984年1月该改制为杨溪村。 该村历史上可书之事颇多。1925年创建嘉兴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嘉兴独立支部的顾作之即为杨溪村人。抗战初期日寇烧毁了村内1048间房屋,成为嘉兴抗战史永远的伤痛记忆。 该村因河湖密布,故水产养殖业发达。杨溪生态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杨溪牌”生态鳖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并获省农博会金奖,合作社社长周惠英于2005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和2005年杨溪村两次被省文明委授予“浙江省文明村”称号。 四 、合心村 合心村在油车港镇最北端,北连嘉善县天凝镇,西北望王江泾镇,南通千金寺村,东接澄溪村,西临曹君荡、火烧荡、连四荡,东南濒沉石荡。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52亩,其中水田3956亩、旱地196亩。2010年户籍人口115户4320人,分成29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598万元,人均纯收入14244元。 该村2002年4月由原合心村与原姜家湾村合并组建而成。村民委员会驻三官堂,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15. 原合心村: 原合心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澄溪镇第三、第四保,部分为第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澄溪乡第三、第四村,普选后为第五、六、七代表区。合作化时组织澄二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澄二大队,1961年分为北寒圩、三官堂、中心、曹家扇、沈家堵五个大队,1964年合并为中心、合丰、联丰三个大队,1968年10月再次合并为合心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合心村。 该村历史上窑业发达,现有两座土窑被列为市级文保点。改革开放后逐步兴起纺织业和拆船业。 原姜家湾村: 原姜家湾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澄溪镇第五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澄溪乡第五村,后为澄溪乡第八、九、十代表区。合作化时在全王江泾区率先先后组建了吴海甫互助织、吴海甫初级社、澄一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澄一大队,1961年分为姜家湾、来龙桥、圣堂漕3个大队。1966年10月文革开始后分别改成五一、立新、建丰大队,1968年3个大队合并为新联大队,1981年更名为姜家湾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姜家湾村。2002年4月并入合心村。 该村因水上交通便利,所以历来村民有从事水上运输业的传统。改革开放后村民大多从事纺织业。 五、池湾村 池湾村位于申嘉湖高速公路油车港互通北2公里处,东与嘉善县天凝镇相邻,西与栖真村接壤,南濒东西千亩荡,北连西湖村、千金寺村。区域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2亩,其中水田2421亩、旱地231亩。2010年户籍481户1741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194万元,人均纯收入14316元。 该村1999年4月由原池湾村与原三联村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村民委员会驻池湾自然镇,行政区域代码330411103209。2007年1月该村被嘉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嘉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2010年该村又被省文明委命名为“浙江省文明村”。 原池湾村: 原池湾村民国后期先属池栖乡第三、四保,后属三德乡第七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三德乡八村(池湾村),后为池湾乡第四、五代表区。1956年为栖真乡池湾高级社。公社化后为池湾大队,1984年1月撤社建乡时改为池湾村。 该村以网箱养鱼、水泥制品业、纺织业为特色产业。 原三联村: 原三联村在原池湾村之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三德乡第八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东王村,后为第八代表区。合作化时建立联丰、建联、东联三个初级社。1956年1月并入澄溪乡并建立三联高级社。公社化时,与原联合高级社合建联合大队。1961年归栖真公社单建三联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三联村,1999年4月并入池湾村。 六、西湖村 西湖村位于原栖真、澄溪、荷花三乡交界处。东邻池湾村,南接栖真村、西连王江泾镇洪典村,北通杨溪村。辖区面积2.23平方公里,有耕地2479亩,其中水田2276亩,旱地203亩。2010年户籍人口430户1513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当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5559万元,人均纯收入14259元。村民委员会驻一雨浜。行政区域代码330411103211。 该村民国后期先属池湾乡第七保,后属三德乡第九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乡九村,后为池湾乡一雨村,再后为池湾乡第九、十代表区。1956年随池湾乡并入栖真乡并成立巩联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巩联大队。1961年分为西湖、一雨两个大队,1966年又合并为西湖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西湖村,至今建置未变。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从盛产“南湖牌”葡萄而名声远扬。村内建有南湖水果专业合作社,其种植的“南湖牌”葡萄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获省农博会金奖,远销香港、上海等地。 七、栖真村 栖真村位于栖真集镇四周,因著名古刹栖真寺而得名。该村东邻池湾村,南接胜丰村,西连上睦村,北有西湖村。全村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有耕地2972亩,其中水田2937亩、旱地35亩。2010年户籍人口812户3051人,分成26个村民小组。当年农业经济总收入29788万元,人均纯收入14332元。 该村2002年4月,由原栖真村、原桃墩村合建而成。村民委员会驻栖真集镇栖霞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10。 原栖真村: 原栖真村民国后期分属池栖乡第八、九保,1947年乡镇缩编后为三德乡 第十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三德乡第十村,后为栖真乡第五、第六代表区。合作化时成立勤联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勤联大队。1961年分为水北、庵西埭、钱家港3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栖真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栖真村,2001年5月并入油车港镇。
该村建有栖真丝织工业园,主要开办丝织厂、静电植绒厂等企业。村内建有繆惠新农民画室,为秀洲农民画的重要基地。 原桃墩村: 原桃墩村为历史悠久的古村。明万历《秀水县志》已有此村记载。清末《闻川志稿》说该村因多桃花而得名。民国时该村先为池栖乡第十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十一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十一村,后为栖真乡第七、八代表区。合作化时成立桃墩高级社。公社化后一直为桃墩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桃墩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栖真村。 该村靠近南官塘,村内鱼池众多,以生产淡水鱼闻名。清末时该村文风甚盛,著名书画家、文人吴大章、吴晋僧等常“结社唱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从村内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怀耀生。 八、胜丰村 胜丰村北临西千亩荡,南接百花庄村,西与油车港镇新镇区相连,东邻麦家村,嘉油公路穿村而过,申嘉湖高速公路油车港互通由北向南贯通全村。区域面积3.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3亩,其中水田2654亩、旱地169亩。2010年户籍人口809户3134人,有22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385万元,人均纯收入14245元。
该村2002年4月由原胜塘村与原劳丰村合并组建而成。村民委员会驻吴家头。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7. 该村鱼池众多,在西千亩荡畔建有浙北水产市场。村民中民间技艺人才众多。2009年张作明、姚仿连、张金泉三人同时被评定为“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 原胜塘村: 原胜塘村民国后期分属池栖乡第十五、十六保,1947年乡镇缩编后属三德乡第六保、第十一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六村,后为栖真乡第三、第四代表区。合作化时组成圣堂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圣堂大队。1961年分为圣堂、杏村浜、上南港3个大队,1965年又合并为圣堂大队,1967年取其谐音改为胜塘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胜塘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与劳丰村合建胜塘村。 该村有数百年造船历史,民国时沿圣堂港两岸遍布造船作坊,名闻苏南、浙北各县。村民张作明为造船技艺非遗传人,曾多年参与南湖红船维修。 原劳丰村: 原劳丰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池栖乡第十六、十七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六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五村,后为栖真乡第一、第二代表区。合作化时建立劳丰高级社。曾以粮食产量之高名闻全县。公社化时为劳丰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劳丰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与胜塘村合建胜丰村。 九、马厍村 马厍村地处油车港镇新镇区中心,东邻胜丰村,南接濮家湾村和天星社区,西临苏嘉运河与南官荡,北连上睦村。申嘉湖高速擦境而过,正原路、东方路两条城市主干道贯穿村境,水陆交通便捷。已启动建设的麟湖新城覆盖全村,发展前景诱人。 马厍村区域面积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2亩,其中水田3322亩、旱地550亩。2010年户籍人口997户3744人,分成36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890万元,人均纯收入14258元。 该村1999年4月由原马厍村、原杨家埭村、原吴家埭村、原罗家甸村合并而成。2001年5月并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原渔村并入该村。村民委员会驻马厍集镇绍忠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5. 该村现为油车港镇新镇区的一部分,已成为油车港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原马厍村: 原马厍村以马厍汇小集镇为中心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玉溪镇第八、第十、第十一保,乡镇缩编后为三德乡第一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一村,后为第一、第二代表区。1956年1月并入栖真乡并建立马厍高级社。公社化时为马厍大队,1961年分建为马厍、罗家甸、吴家埭三个小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马厍村。1999年4月,与原杨家埭村、原吴家埭村、原罗家甸村合并为马厍村。2001年4月并入油车港镇。 原吴家埭村: 原吴家埭村位于马厍村西部,长荡滩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玉溪镇第五、第六保,后为三德乡第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二村,后为第四代表区。合作化时为马厍高级社。公社化时为马厍大队,1961年由马厍大队分出单建吴家埭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吴家埭村,1999年4月并入马厍村。 原罗家甸村: 原罗家甸村位于现马厍村西部、南官荡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玉溪镇第七、第八保,后为三德乡第二、第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二村,后为第三代表区。公社化时为马厍大队,1961年从马厍大队分出单建罗家甸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罗家甸村。1999年4月并入马厍村。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罗家甸遗址。 原杨家埭村: 原杨家埭村位于现马厍村东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玉溪镇第一保,后为三德乡第五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五村,后为第十代表区。合作化时为杨家埭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杨家埭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杨家埭村,1999年4月并入马厍村。现已成为油车港新镇区的一部分。 原渔村: 原渔村坐落于南官荡畔车家港与庙汇头。1968年渔业社会主义的造时将游散于栖真、双桥等地的渔民集中成立栖真水产大队,有内荡668亩,外荡2844亩,耕地200亩,年产鲜鱼3686担,成为嘉兴市重要商品鱼供应基地。1984年1月,改制为渔业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马厍村。 十 、麦家村 麦家村位于油车港镇东部边缘,东与嘉善县天凝镇光明村接壤,南连古窦泾村,西与胜丰村、百花庄村相望,北通池湾村。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67亩,其中水田2640亩、旱地327亩。2010年户籍人口537户2232人,有19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683万元,人均纯收入14196元。村民委员会驻麦家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6。 麦家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池栖乡第一、第二保,后为三德乡第七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七村,后为第一、第二代表区。合作化时成立麦家高级社,公社化后改为麦家大队。1961年划入栖真公社分为南龙、建新两个小大队。1966年两大队又重新合并改称立新大队,1981年复称麦家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麦家村。此后建置未有变动。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紧邻东、西千亩荡,地势低洼,素以农业为主,村级经济比较薄弱,且是秀洲区最后一个开通公路的村。 十一 、陈家坝村 陈家坝村位于油车港镇南端,东为濮家湾村,南隔北郊河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街道相望,西临苏嘉运河,北接马厍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7亩,其中水田2368亩、旱地399亩。2010年户籍人口493户1800人,分为11个村民小组。因6个村民小组的土地已全部被征用,所以有非农人口809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12万元,人均纯收入14384元。村民委员会驻陈家坝。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4。 陈家坝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玉溪镇第四、第五保,部分涉及第六保。1947年乡镇缩编后为三德乡第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三德乡第三村,后为第五、六、七代表区。合作化时组建红光高级社。公社化时为红光大队。1963年分为红光、陈家坝、黄字圩三个小大队,1966年又合并为红光大队,1981年改名陈家坝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陈家坝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因紧邻秀州工业园区油车港分区且村域内建有嘉兴市残疾人自强创业园,所以租居的外来人口较多,据2010年统计共有外来户2448户5904人,已大大超过本地居民。村内办有蓝天集团陈家坝民工子弟学校以方便新居民子女求读。官荡大桥与东方北路的开通已使该村与嘉兴主城区无缝对接。 十二、上睦村 上睦村位于油车港镇西端,南接马厍村,东望栖真村,西傍苏嘉运河,北与王江泾镇洪典村、太平村接壤,区域面积6.47平方公里。为镇域内面积最大的村,全村有耕地4859亩,其中水田4269亩、旱地590亩。2010年户籍人口938户3743人,有31个村民小组。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932万元,人均纯收入14220元。 上睦村1999年4月由原上睦村、原同联村、原三水湾村合并而成。村民委员会驻上睦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8。2001年4月撤乡并镇时,秀洲区人民政府决定将该村并入王江泾镇,6月区政府发文该村交由油车港镇代管。 该村丝织业发达,全村共有家庭织机5000余台,成为村级经济的主导产业。 原上睦村:
原上睦村因上睦港得名,境内有上睦港小集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渠东乡第四、五、六、七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十二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三德乡第十二村,后为第一、第二代表区。合作化时组织上睦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塘汇公社上睦大队,1961年划入栖真公社分为上睦、南张浜、浜东浜三个大队,1964年仍合并为上睦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上睦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原三水湾村: 原三水湾村在原上睦村之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渠东乡第二保,部分涉及第三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十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德乡第十三村,后为第三、第四代表区。1956年为栖真乡杨厍高级社。公社化初期属塘汇公社杨厍大队,1961年划入栖真公社,杨厍大队解体分建三水湾同联两个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三水湾村,1999年4月并入上睦大队。 该村历史悠久,村内有新石器时代的三水湾遗址。过去村民大多以张丝网、放鱼鹰捕鱼为生。 原同联村: 原同联村在上睦村最南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渠东乡第一保,部分为第三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十三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上睦乡第十四村,后为第五、六代表区。合作化时建立同联高级社,1956年划入栖真乡。公社化时与杨厍合并成立塘汇公社杨厍大队。1961年划入栖真公社,单建同联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同联村,1999年4月并入上睦村。 十三 、濮家湾村 濮家湾村位于秀州工业园区油车港分区,地处城郊结合部,东邻百花庄村,南隔北郊河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街道平安村、藏字圩村相望,西连陈家坝村,北接马厍村。区域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1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277亩。2010年户籍人口509户1537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但外来人口达2355户5562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34万元,人均纯收入14199元。村民委员会驻天星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3。 濮家湾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玉溪镇第二、第三保,1947年后属三德乡第四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马厍乡第四村,后为第八、第九代表区。1956年并入栖真乡并成立濮家湾高级社。1958年后为塘汇公社濮家湾大队。1961年划入栖真公社,1962年又划回塘汇公社并分为濮家湾、联丰两个大队,1971年合并为东昇大队。1981年复名为濮家湾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濮家湾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因大部分土地已被征迁,村域大多已成工业园区。因此村民大多以务工为生并居住于新建的丽苑小区。 十四 、百花庄村 百花庄村分布于塘杨公路两侧、外环路,东与古窦泾村相连,南临北郊河,西接秀州工业园区油车港分区与濮家湾村,北通胜丰村。全村区域面积2.54平方公里,有耕地3626亩,其中水田2836亩、旱地789亩。2010年户籍人口843户2610人,分成24个村民小组,另有外来人口1837户3920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20万元,人均纯收入14416元。村民委员会驻前埭郁懋南堍。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2。 百花庄村2002年4月由原百花庄村、原正阳村合并组建而成。该村是嘉兴市重要的蔬菜、家禽供应基地,尤以雪菜为佳。“烟雨楼”牌雪菜已被评为嘉兴市著名商标。域内的食品工业园建有美丹食品等多家规上企业。 原百花庄村: 原百花庄村因元代不花丞相所建的“不花”庄园的谐音而得名。清代属思贤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五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塘汇乡四明村、百花村,后为第十、第十一代表区。合作化时与四明、正阳、三阳合并成立塘汇第一高级社。公社化时建立塘汇公社百花大队第四耕作区,1961年百花大队解体,复分为四个大队。1971年四明、百花合并为东方红大队,1981年复名为百花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塘汇乡百花庄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域内曾有明代大学士、三朝元老朱国祚墓与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墓,但均已毁。1959年,该村被列为浙江省血防工作试点单位。 原正阳村: 原正阳村在原百花庄村之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四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塘汇乡正阳村,后为第九代表区。1956年和四明、百花、三阳联合成立塘汇第一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塘汇公社百花大队。1961年百花大队解体,单建为正阳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塘汇乡正阳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百花庄村。 1959年该村在横泾港建造的“三八”机埠受到各界好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也组织代表实地参观,并派飞机进行空中摄像。 十五 、古窦泾村 古窦泾村位于油车港镇东端,东连钱家桥村,东北侧与嘉善县天凝镇杨庙接壤,南与南湖区七星镇相邻,西接百花庄村,北通麦家村。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2亩,其中水田4775亩、旱地1007亩。2010年户籍人口1101户3646人,分成37个村民小组,另有外来户549户1582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279万元,人均纯收入14265元。村民委员会驻古窦泾小集镇。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1。
该村2002年4月由原古窦泾村、原三阳村、原鱼池汇村合并组建而成。在全区第一个建立村级党委和村纪委。该村为嘉兴市重要蔬菜基地,单雪菜年产就超万担。村内各类企业也较多。 原古窦泾村: 原古窦泾村因古窦泾小集镇而得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六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新塘乡万南村、万北村,后为该乡第八、第九代表区。1956年并入塘汇乡,由万南、万北两个初级社合建万新高级社。公社化时为塘汇公社万新大队,1961年分为万南、万北、鱼池三个大队。1971年万南、万北合并为向阳大队。1981年更名为古窦泾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塘汇乡古窦泾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 该村历史悠久,村内有江南古刹永昌寺(俗名一担庙)和1892年重建的古桥兴善桥。1951年该村被列为嘉地区土改试点单位。1991年入编《浙江省名村志》。村内办有伊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拉伯头巾主要出口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 原三阳村: 原三阳村明代即已有正阳圩、东阳圩、北阳圩,故得名为三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属塘汇镇第四、第六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塘汇乡三阳村,后为该乡第八代表区。1954年成立新富、万新两个初级社,1956年与百花、四明、正阳各社合并成立塘汇第一高级社。1958年为塘汇公社百花大队。1981年百花大队分成三阳、正阳、百花、四明四个小大队,该队为三阳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塘汇乡三阳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古窦泾村。 原鱼池汇村: 原鱼池汇村因古时有众多鱼池而得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七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新塘乡鱼池村、花鱼村,后为该乡第六、第七代表区。1956年并入塘汇乡。鱼池村和万南、万北村合并,花鱼村和鸣羊村合并分别成立万新、红星高级社。公社化时分别为万新、红星大队。1961年从万新大队分出建鱼池大队、从红星大队分出建花鱼大队。1971年鱼池、花鱼合并为永红大队。1981年更名为鱼池汇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塘汇乡鱼池汇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古窦泾村。 域内古桥广福桥(俗称鱼池汇桥),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51年时该村是嘉兴地区土改试点单位。 十六、钱家桥村 钱家桥村地处油车港镇东南边,东与杨庙镇、七星镇隔河相望,南靠三店塘,西连古窦泾村,北到蝴蝶港。全村面积3.6平方公里,有耕地3836亩,其中水田3432亩、旱地404亩。2010年户籍人口684户2179人,分为25个村民小组。另有外来人口123户285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685万元,人均纯收入14295元。村民委员会驻陆家浜。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200。 该村2002年4月由原钱家桥村与原南阳村合建而成。 原钱家桥村: 原钱家桥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八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新塘乡钱塘村、洪塘村,后为新塘乡第三、第四代表区。1956年并入塘汇乡,成立联民、齐心、合心三个高级社。公社化时和南阳高级社合并为塘汇公社万丰大队。1961年拆分为钱塘、洪塘、南阳三个大队。1966年洪塘和钱塘合并为红卫大队。1981年更名为钱家桥大队。1984年1月改制为钱家桥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1951年,该村被列为嘉兴地区土改试点单位。 原南阳村: 原南阳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塘汇镇第八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新塘乡南阳村,曾被列为嘉兴地区土改试点单位。1954年后为新塘乡第五代表区。1956年并入塘汇乡成立南阳高级社。公社化时和钱塘、洪塘合建万丰大队。1961年分为钱塘、洪塘、南阳三个大队。南阳大队之名一直沿用至1984年1月撤社建乡时改制为南阳村。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2002年4月并入钱家桥村。 十七、油车港社区 油车港社区的管辖范围为油车港集镇,西靠沉石荡,东与嘉善县天凝镇相连,南、北均为澄溪村。1993年在老镇西另辟了新区。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2010年户籍人口为605户1006人,分为6个居民小组。中国科学院士倪家缵即是该社区望族倪氏后人。 油车港社区因清代沿市河两岸开设众多油坊而得名,光绪年间成为市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澄溪镇镇公所驻地,分属澄溪镇第一、第二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澄溪乡人民政府驻地,1951年建立油车港居民会,1954年为澄溪乡第十三代表区。1961年后先后为澄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澄溪乡人民政府、原油车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009年改制为油车港社区。居委会驻石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002。 十八、栖真社区 栖真社区的管辖范围为栖真寺集镇,因域内有栖真寺而得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池栖乡、三德乡驻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原栖真乡、栖真人民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四周与栖真村相连,东到步云桥、怀家埭,南邻钱家港、庵西埭,西接张家甸,北至厍浜及油瓶弯,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0.67平方公里。2010年户籍人口500户801人,分为9个居民小组。居委会驻栖霞路。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001。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创出生于该社区。 栖真集镇成镇于明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属池栖乡第五、第七保,1947年后为三德乡第十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栖真乡人民政府、栖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地。1951年建立栖真居民会,2001年5月划入油车港镇,一度为油车港人民政府所在地。2008年改制为栖真社区。 十九、天星社区 天星社区位于油车港镇新镇区核心区,成立于2010年4月25日。区域范围为南至北郊河、西至东方路、东至正原路、北至奥星路。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2010年末户籍人口为96户252人。加上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为1532人,分为5个居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330411103003。社区居民委员会驻丽苑小区。 该社区属油车港镇新镇区,其前身分属于濮家湾村、马厍村。现有丽苑小区、格兰春天两个住宅小区。区内商铺密集,人口逐渐集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