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薇委员:
您在政协嘉兴市秀洲区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引入高校资源,打造优势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秀洲政办发〔2002〕8号)文件,县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开办审核、审批和管理,对高校的规划建设职权主要在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校地合作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建议,我们也联系了区委组织部和财政局等部门,根据他们提供的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秀洲区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优化人才栖息平台布局,深化创新载体建设,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围绕校地合作、载体共建、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畅通大院名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导入渠道,推动技术、资本、市场深度融合,有效打通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政产学研联动发展。目前,秀洲区已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马克马斯特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特别在引入高校资源方面,秀洲区从人才工作层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完善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人才集聚助推特色产业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与各类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对接大院名校,扶持高校教师或大学生创业类项目落地。对原属211、985等重点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高校人才加大人才补助力度,加快集聚产业优秀人才。
二、对接人才项目。组织北京邮电大学留学生团队、清华大学X-lab创业团队与创新实践团队、清华海外学子等来访考察学习,组织交流对接会,大力推进高校人才项目落户。同时,充分利用上海交大科技园、嘉欣西电产业园的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引入上海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资源、科研成果。
三、培养实用人才。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学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重点依托高校专业技能人才优势,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四、建设栖息平台。已与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澄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褚君浩院士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进一步探索创新要素集聚,助推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同时,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建同济(嘉兴)新产品研发中心等,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秀洲区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释放政策红利。根据《秀洲区“人才新政”实施细则出台任务分工》,督促推进相关责任部门出台校地合作方面的实施细则,积极引入高校优质资源,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各类政策兑现,强化校地合作制度保障。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的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人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积极与市财政进行对接,争取市财政对高校的经费增长。二是大力推进校地合作。积极推进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接建立嘉兴分校、与商飞集团合作共建商飞大学等重点校地合作项目,突出我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纳米新材料、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融合导向,加大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最后,十分感谢您的意见建议,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高校合作力度,持续引入优质高校资源,助推我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进一步助推我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2018年6月4日
(联系科室:计财科,联系电话:827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