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今年以来,秀洲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区经济好中趋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区(管理口径,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0.7个、0.2个和0.8个百分点,增速居9个主体(下同)第3。按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一产实现增加值8.92亿元,同比增长3.3%;二产实现增加值171.19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55.52亿元,同比增长4.6%;三产实现增加值175.0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市第3。
一、各类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三。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50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居全市7个主体第3。蔬菜瓜果产量实现双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蔬菜总产量13.65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20.3%;果用瓜总产量4971吨,同比增长2.9%。畜禽和水产品供应充足。上半年,生猪累计出栏1.16万头,同比增长52.0%。羊累计出栏0.27万只,家禽累计出栏71.99万羽,牛奶产量1952吨。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2.6%。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定,新兴产业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48亿元,同比增长5.1%。
大小企业共同发力。今年以来,秀洲区深化落实企业减负12条举措,以政策“组合拳”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大企业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中,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0.3%。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家。小微企业迸发大能量。小型和微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83.0%,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0%和19.0%。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22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居全市第1;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44.70亿元,同比增长9.5%;环保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居全市第3;规上工业中文化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速居全市第1。
三、服务业稳中有进,信息技术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秀洲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市第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批零住餐业实现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65.73亿,同比增长14.0%。其中,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05.99亿元,同比增长17.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69.40亿元,同比增长13.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8.11亿元,同比增长32.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3亿元,同比增长5.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4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市第1。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0.0%,增速居全市第1。
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居全市第二。秀洲区通过利用“有声”资源,打造一系列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信息业集聚发展。1-5月,全区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速居全市第2;类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1。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1.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全区累计实现房地产投资32.83亿元。
构建多向发力的大交通网络。秀洲作为嘉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选址地,正以澎湃动能加速织密交通网络,朝着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的目标稳步迈进。上半年,全区公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为8.3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1-5月,全区规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9.9%。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增速连续33个月蝉联全市前三。今年以来,秀洲区坚持项目为王,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6.05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3。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投资增速较快。上半年,全区实现建安投资94.86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项目投资133.22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居全市第3;制造业投资54.00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居全市第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6.21亿元,同比增长36.0%,增速居全市第3;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29.27亿元,同比增长23.0%;基础设施投资36.86亿元,同比增长22.8%。
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压舱石”作用显现。上半年,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5个,同比增长8.7%;完成投资118.88亿元,同比增长24.6%,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15.4%。全区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190.85亿元。
五、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积极因素不断累加。今年以来,秀洲区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持续促进消费增温升级、扩容提质。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4.83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28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互联网+”消费提质扩容。秀洲区通过数字化改革,加速构建“电商+产业+品牌”融合发展新生态,新兴网络平台和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带动网络零售快速增长。据嘉兴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秀洲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8.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上半年,全区限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21.22亿元,同比增长36.2%。
“以旧换新”有力推动消费升级。上半年,秀洲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和家电)共计预兑付补贴6920万元。全区限上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是上年同期的3.4倍,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是上年同期的3.8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是上年同期的2.8倍,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是上年同期的1.4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1.3%,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4.1%;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0%,其中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4%。限上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电类、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合计对全区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贡献率为73.3%。
“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秀洲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运河文化”“水乡古镇”“江南田园”“活力湿地”四大资源禀赋,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让文化旅游业释放更大的经济潜力。根据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秀洲区全域接待游客868.5万人次,同比增长9.0%,增速居全市第3。其中,接待过夜游客306.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增速居全市第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市第3。
六、外贸进出口顶压前行,高技术产业外资使用总量和占比皆居全市首位
今年以来,秀洲区通过政策“组合拳”精准施策,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全区外贸市场顶压前行,保持较强韧性。1-5月,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76.41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其中,实现出口163.94亿元,同比增长13.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实现进口12.47亿元,同比增长4.9%。
上半年,全区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从类别看,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1.60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比重62.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皆居全市第1;制造业使用外资0.67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比重26.1%。
七、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长,全体居民收入增速全市第二。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94元,同比增长4.7%,增速居全市第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67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94元,同比增长5.5%,增速居全市第1。
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662元,同比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28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98元,同比增长5.1%。
总体来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见韧”态势,但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生产承压、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仍然较大,保持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区统计局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