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灾害事故救援 >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防蚊灭蚊全攻略,请您查收!

发布日期: 2025- 08- 18 15: 40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繁殖进入高峰期。为降低蚊媒密度,保障市民身体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落实以下措施:

人人动手清积水,铲除蚊虫孳生地

蚊虫繁殖依赖积水,“无积水即无蚊虫”!请做到:

1.翻盆倒罐清积水:每日检查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绿化等,及时清除废弃瓶罐、轮胎、泡沫箱、花盆托盘等容器积水,闲置容器请倒扣或遮盖放置。

2.严管储水容器:水缸、储水池等需加盖密封,水养植物每3-5天换水并清洗容器和根部。

3.疏通环境死角:清理排水沟渠、屋顶檐槽、地下车库集水井等区域的落叶淤泥,确保水流畅通,填平坑洼防积水。

科学防蚊灭蚊,筑牢健康屏障

“防叮咬就是防疾病”!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活跃时间主要在清晨(5:00-7:00)和黄昏(17:00-20:00)。

1.居家防护: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眠使用蚊帐;室内可选用电蚊拍、灭蚊灯或合格杀虫剂(喷洒密闭15-30分钟后进行开窗通风)。

2.外出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每4-6小时补涂)。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处逗留。

3.共治公共区域:积极配合统一开展的灭蚊活动,共同清理小区内公共绿地、建筑凹槽等易积水场所。

旅行防护不松懈,自我监测早发现

1.出行前:查询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疫情,备好驱蚊剂和浅色长袖衣裤。

2.出行时:选择有防蚊设施的住宿,全程做好防蚊措施,清理住处积水容器。

3.归来后:高风险地区返程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并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基孔肯雅热潜伏期最长12天,登革热最长14天)。若出现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及蚊虫叮咬史。

防控要点速记

清积水:无积水则无蚊虫!

防叮咬:长袖+驱蚊剂+避高峰!

早就医:发热关节痛,速查旅居史!

 

来源:健康秀洲服务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