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灾害事故救援 >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关于基孔肯雅热,嘉兴疾控最新提示!

发布日期: 2025- 07- 25 10: 25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近期,广东佛山发生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疫情,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超3000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引发公众关注。基孔肯雅热是啥病?是否会人传人?针对市民关心的嘉兴地区相关情况及防控问题,嘉兴市疾控中心作出如下提示。

目前,广东佛山的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疫情,由输入性感染者被本地蚊子叮咬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健康人所致。我省及嘉兴市以往曾出现过输入性病例,但今年嘉兴尚未有相关病例报道。不过,夏季蚊子活跃,且人员流动频繁,存在一定传播风险,市民需提高警惕,但无需过度恐慌。

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其名称源于非洲坦桑尼亚语言,意为“变得扭曲”,形象描述了感染者因严重关节痛而弯腰的状态。

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有三大特征:一是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到40℃;二是剧烈关节痛,尤其手腕、手指、脚踝等部位,严重时会影响正常活动;三是皮疹,发热后2到5天可能出现从躯干向四肢蔓延的红疹,伴有瘙痒。多数患者一两周可好转,但近30%患者的关节痛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均由同种蚊子传播,症状相似,但有明显区别: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剧痛,登革热则多为全身肌肉和骨头疼;登革热更易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淤青等出血症状,基孔肯雅热极少出现;此外,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更快,但重症风险低于登革热。

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无疫苗和特效药,防控核心是“防蚊防叮咬”。具体措施如下:家里要重点清理花盆托盘、阳台瓶罐、水生植物容器、废弃轮胎等易积水处,至少每3天清理一次,防止蚊虫孳生;安装纱窗,睡觉时挂蚊帐,可配合使用电蚊香;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裸露皮肤喷洒驱蚊水;蚊子在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此时段尽量少去树木、草丛多的地方。

另外,市民近期应尽量减少前往广东等疫情地区游玩。若从东南亚、广东、云南等地返回,两周内出现发烧、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以便尽早治疗。

来源:潮新闻、浙里嘉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