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7月12日,随着西藏航空TV9985航班平稳降落杭州萧山机场,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圆满完成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任务。秀洲区新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那曲市色尼区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副局长陈攀学,与队友们在雪域高原交出了一份令人赞叹的实干答卷。
艰苦不怕吃苦
直面高原挑战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远在阿里、险在昌都、苦在那曲”。那曲市作为全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极端的环境条件使其成为艰苦的代名词。而色尼区,作为浙江对口支援那曲市中海拔最高的区县,平均海拔高达4500米,气候恶劣,“一天有四季、风吹石头跑”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艰苦程度超乎常人想象。从科学角度来看,海拔到达一定高度后,每升高100米,都是对人身体的一次严峻挑战。这里海拔高、含氧量少(不到内地的一半),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头痛、胸闷、失眠等这些高原反应让我深感不适,讲半小时话就要歇一歇。”陈攀学回忆起初到西藏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
面对重重困难,陈攀学没有丝毫退缩。他选择了坚守,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直面高原的挑战,全身心融入色尼区工作大局,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谋划推动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三年间,陈攀学积极作为,成果斐然。他积极投入到“十四五”色尼区19个援藏项目工作中,强化督查推进,为那曲市“千万工程”杭嘉新村、色尼区乡镇驿站、色尼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贡献了力量。作为红船旁的干部,他主动作为,按照“色尼所需、嘉兴所有”,精心选题,自主开展各类援建工作。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援藏期间,先后获得“2022年度优秀援藏干部”“那曲市进藏满两年集中考核优秀援藏干部”“那曲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发挥经验所长
把嘉兴经验融入色尼建设
初到那曲,陈攀学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色尼区居民社区在硬件建设和管理体系机制上存在短板。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政府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事关“稳定”大局。结合自身工作,他致力于将团结街道冲新社区打造成那曲市现代社区及基层治理的示范点。
陈攀学第一次踏入冲新社区,看到的是社区工作人员挤在一间光线昏暗、空间逼仄的小房间里忙碌地办公。“跟咱们社区的办公条件比起来,这里只能用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来形容了。”陈攀学不禁感慨万千,那一刻,一个坚定的想法在他心底悄然扎根——他一定要改变色尼区居民社区的现状。
他积极牵线秀洲区殷秀社区与冲新社区结对共建,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推进全线阵地建设等目标,着力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打造冲新社区“党建+智治”、独具民族团结特色的治理模式。建成“居民会客厅”“社区书屋”“睦邻中心”“网格员议事厅”等阵地,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打造“格桑梅朵红石榴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发社区基层治理“智治”平台,开拓治理新模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与街道、社区共同梳理“三联五治一‘新秀’”工作法,助力社区高效开展工作。
如今的冲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社区内功能明确,各个区域划分合理有序。居民会客厅里,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居民办理各类事务。示范点建设历时两年,陈攀学与街道社区干部共同探讨、谋划、推进,与当地干部结下了深厚友谊。
“每次来,这里的干部都会专门为我准备一杯甜茶。喝上一口,丝丝甜意流进心里,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怀。”陈攀学说。示范点建成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多民族和谐社区,列为西藏自治区六十周年大庆活动参观点。
针对色尼区没有图书馆,干部群众缺乏文化交流场所的现状,2022年下半年,陈攀学开始谋划打造色尼城市书房。他积极动员内地有丰富书房建造经验的企业,派人员远赴雪域高原建设该项目,并全程参与设计、审批、施工、运营各个环节。
(下转2版)
(上接1版)
在雪域高原建设精美书房难度极大,陈攀学与施工人员共同克服了缺水、缺电、缺材料等重重困难,因过度劳累,他多次在施工现场出现高原反应。2024年5月,全国海拔最高、藏北第一座城市书房“色尼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干部职工、学生教师、农牧民等前来阅读打卡、开展活动,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在此基础上,陈攀学同步打造了团结街道冲新社区书屋、黑河街道林廓社区“温暖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罗玛镇“温暖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基层文化阵地,与色尼城市书房建立“书籍共享、活动协同、管理一体”的垂直体系,全面提升了色尼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援藏三年间,陈攀学还积极动员嘉兴后方各级力量,拓宽公益援助新渠道,创建公益行动“温暖嘉”品牌。组织开展“万件冬衣捐赠”“温暖嘉·毛源昌雪域光明行”“罗玛镇小家电捐赠”“援藏三十周年爱心福袋捐赠活动”等大型公益活动。自他进藏以来,已举行15次公益捐赠活动,累计捐赠各类公益物资近1268万元,惠及干部职工、农牧民、学生、环卫工人、交警、消防队员等色尼各界群众。“温暖嘉”公益行动品牌已成为色尼区公益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进一步强化“西藏那曲红船教育项目”服务功能,在支持教育、帮助学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项目荣获第七届浙江“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
援藏前,陈攀学的小女儿出生才一周。2024年,小女儿因病动手术时,他因公务繁忙未能回家看望。他将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把满腔的热忱与赤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雪域高原。同许多援藏干部一样,那曲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尽管条件艰苦,陈攀学始终任劳任怨,为当地做了很多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他在雪域高原留下了一串串坚实有力、熠熠生辉的足迹。他用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援藏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红船旁干部勇挑重担、敢为人先的担当与作为。他如同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激励更多人在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的征程上奋勇前行,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