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业务工作 > 工作动态

老粮仓“变形记”——新塍镇打造VR文旅融合新地标的创新实践

发布日期: 2025- 07- 22 14: 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住建局

新塍镇蓬莱公园深处,两座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旧粮仓悄然蜕变,化身为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喜马拉雅小蓬莱剧场”。这座占地800平方米的空间,不仅是物理形态的重塑,更是一次历史根脉与现代科技深情对话的创新实践。2024年11月焕新亮相后,迅速成为文旅融合的耀眼新星。

微信图片_2025-07-22_145227_970.jpg

一、古仓新生,在历史肌理中植入科技基因

改造从尊重开始。面对8座饱含故事与建筑价值的旧粮仓,我们深知其承载的重量。改造并非推倒重来,而是‌精妙缝合时空的对话。‌存古韵,续文脉。改造中,我们视斑驳墙壁、古老木梁为无价瑰宝,严格依照原有风貌修复与加固。粮仓本身即是展品,无声诉说着新塍的沧桑过往。‌巧连接,焕新机。创新性地在双仓之间构建通透连廊,原本独立的400平米空间被贯通为灵动整体——既保留个体特色,又实现了功能的协同进化。‌深挖本地“文化富矿”。项目灵魂扎根于秀洲沃土。金庸江湖的侠义精神、千年古镇的烟火气韵,成为VR剧目内容孵化的核心养分。《寻仙记》中实景3D还原的能仁寺、小蓬莱公园,正是新塍灵魂的数字化永生。‌经验核心‌:历史空间改造,平衡保护与创新是关键。我们选择“活化保育”道路——以敬畏心守护物质载体,以创造力激活文化基因,让历史建筑真正“活”在当下。

二、虚实共生,沉浸式体验的技术赋魂之道

如何让VR技术褪去冰冷的标签,成为直抵人心的文化使者?我们的答案在于打造‌无感融入的感官盛宴。‌空间革命,打破传统边界‌:后厅300平米VR主剧场,以喜马拉雅品牌色营造开阔沉浸域场。单次可承载36人共游幻境,日峰值接待达720人次,彻底告别传统VR影院的孤立格子间,实现群体沉浸交互。‌技术隐形,体验无碍畅达。‌去繁就简‌:摒弃复杂手柄与沉重背包,采用深度适配的一体机,让用户入场即“入戏”。‌普适关怀‌:独创骨传导耳机兼容所有群体;近视游客可直接叠加佩戴,解决行业痛点。‌精确定位‌:依靠先进算法与空间定位标,真实走动无缝映射虚拟世界,实现“所见即所遇”。‌内容为王,本土叙事升华‌:《大唐穿越记》带人翱翔青山云海,梦回长安盛景;《寻仙记》则巧妙融入新塍美食、元宵灯会,让地方文化在虚拟时空中焕发史诗光芒。35分钟全沉浸旅程,创造难忘的文化烙印。‌经验核心‌:“科技为人”理念贯穿始终。通过简化交互、普适设计、大空间共享及深耕本地叙事,让尖端技术自然消隐,唯留纯粹震撼的感官洪流与文化共鸣。

三、多维裂变,从单一体验到生态辐射的运营跃迁

剧场不仅是科技秀场,更是‌打开多维价值的城市文化新客厅。营造复合活力场。水吧、咖啡厅飘散特调饮品的醇香,搭配大屏高分影视,打造舒适候场与社交空间。文创区融合喜马拉雅品牌、国风雅韵与在地特色,未来更将引入非遗大师定制作品,让文化体验触手可及。‌数据印证强劲引力。试营业短短5个月,吸引客流近3万人次,直接撬动消费约12万元。用户口碑与市场反馈双赢,印证模式的巨大潜力。预计年底客流将突破9万,消费带动超30万元。‌未来裂变不止于VR。剧场空间本身即是优质载体。脱口秀、文化沙龙等多样化活动已纳入规划,旨在将此地打造为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文化发生器”。‌经验核心‌:构建“体验+”生态至关重要。以核心科技体验为磁极,辐射休闲、消费、社交、活动等多维场景,形成自生长文化群落,使项目突破物理边界,成为区域文化活力持续迸发的源泉。

喜马拉雅小蓬莱剧场的蜕变之旅证明:沉睡的古建蕴藏惊人潜能。当厚重的历史肌理被植入科技的基因,当沉浸体验深度拥抱本土文化灵魂,当单一空间裂变为多维生态——一座沉寂的粮仓便能焕发新生,成为照亮一方水土的文化灯塔。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科技与文化交织的更优解:深挖新塍乃至江南文化富矿,创作更具在地魅力的VR史诗;拓展剧场空间的文化承载力,使其化为一座永不落幕的创意工坊。期待这簇从旧时光里燃起的创新之火,为更多城乡文旅焕新照亮前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