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从咖啡机器人到炒菜机器人,伴随着宇树机器人的横空出世,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似乎完成了一场机器人的全民科普。“能明显感觉到,今年来询单的客户明显增多了。”嘉兴嘉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锐说。
作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者和创业“新星”,王锐明显感受到了行业中的春意。近5年来,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两重”“两新”政策带动下,设备更新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多。”
嘉兴嘉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麟智能”)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工业机器人集成,简单来说就是把机器人技术与工厂生产流程结合起来,帮助制造企业把机器人用起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因此,我们大量项目都是非标项目,需要根据客户生产工艺和工序的不同开展定制化服务。”王锐解释说,越是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就越友好。如汽车制造企业的喷漆作业、铸造企业的表面处理作业等环节,对岗位工人来说环境恶劣,但工业机器人就大有用武之地。嘉麟智能可以在此类环节上为企业提供应用机器人解决方案。
嘉麟智能的第二大业务板块是提供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相关机械设备的研制等技术服务。这也是围绕“把机器人用起来”这个核心目标延伸出来的。嘉麟智能负责提供技术方案,机械设备可以外发加工,技术和市场这两个核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嘉麟智能成立于2021年6月。王锐说,之所以扎根嘉兴国家高新区,一个原因是当时参加了“红船杯”嘉兴全球创业大赛,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拿到了项目启动资金奖励,又享受到了嘉兴国家高新区“秀湖双百”人才政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更靠近客户。创业之初,嘉麟智能的主要客群来自光伏产业,分享了上一波光伏产业的发展红利。
一家初创企业想要快速获得市场认可,最好是成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公司成立后不久,属于嘉麟智能的机遇就来了。当时还在疫情期间,天通集团光伏设备业务板块需要采购磨床的上下料设备,但供应出现了卡顿。嘉麟智能就这样被推荐给了天通集团。
“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个项目。”王锐说,给磨床的上下料要搬运的物料有20多公斤重,每隔十几秒就要搬一下,体力消耗较大。“我们为企业设计了前后两台上下料机器人,从上料、加工到下料,建设了一个循环式料仓,帮助企业完成高效率的连续生产。”不经意间,机器人上下料解决方案也成为嘉麟智能最为驾轻就熟的领域,让物料流转轻而易举。
因为切入时机选得好,嘉麟智能在创业初期就获得了较快发展,2023年营收突破1500万元,从光伏行业切入,企业客群也进一步拓展到核能工业、汽车关键零配件和新能源电池生产前端等领域。
“这几年,经过多个项目的锤炼,我们在重型物料的高精度搬运方面积累了一定技术优势。”王锐告诉记者,公司为海宁某企业设计的设备,在完成超过10吨的物料搬运时落点精度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
王锐还有一个“小目标”——研发行业专机,应用工业机器人,对通用性比较强的工艺进行推广,帮助行业整体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一名“海归”,王锐将目光同时投向国内和国际,关注不同技术路线下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动向。“虽然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不排除未来我们公司能开拓出一种全新的业务形式,让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能够有一种新的衔接方式。”王锐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