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营商环境

12条硬核举措助力秀洲企业“轻装”上阵

发布日期: 2025- 05- 08 09: 15 信息来源: 秀洲区发展和改革局 浏览次数:

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发展,今天,记者从秀洲区经商局获悉,秀洲区重磅推出企业减负12条举措,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以政策 “组合拳”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助力企业“走出去”,秀洲区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拓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秀洲区经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年将组织不少于 300家次企业参与境内外展会,支持行业商协会开展抱团参展,推动秀洲产业带迈向国际市场,并支持企业建设运用公共海外仓。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超 100亿元,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扩面增量。

为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问题,秀洲区立足企业发展需求,多维度发力强化金融支持,助力企业资金融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持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等方式,全力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实现扩面增量,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政策落地与税费减免上,区经商局将系统梳理惠企政策,通过强化解读、智能推送等方式精准直达企业,完善 “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模式,依托嘉兴市企业之家平台,力争年内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 4亿元以上。区税务局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税费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企业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给予减征或免征。

同时,秀洲区还将优化服务与规范执法领域,着力提升政企互动效能,统筹考察调研活动,减少企业接待负担。推行 “综合查一次” 工作机制,整合跨部门联合检查计划并公示,同一行政执法主体对同一企业年度现场检查原则上不超过2次,推广非现场检查方式。同时完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或减轻处罚清单,规范第三方辅助服务,强化执法监督,维护企业权益。

此外,12条举措还涵盖促进低效用地利用、深化政务改革、畅通信用修复、加强人才引育等多个维度。鼓励企业实施 “零土地” 技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 “1+7+N”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涉企服务 “一件事” 集成改革;实现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上办理;优化人才政策,举办产才对接活动,打造人才安居体系;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恳谈会、座谈会,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企业减负12条举措的推出,是秀洲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接下来,秀洲区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高效、优质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条举措如下:

01拓展市场空间,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全年组织不少于300家次企业参与境内外展会,支持行业商协会开展抱团参展活动,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和运用公共海外仓。

02强化金融支持,助力企业资金融通。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持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全力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实现扩面增量。

03优化政策兑现,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加快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服务模式,依托嘉兴市企业之家平台,全年计划为企业兑现各类惠企专项资金4亿元以上。

04落实税费优惠,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各类税费优惠政策。

05优化调研方式,保障发展精力。统筹规划各类参观考察调研活动,避免临时通知和频繁调研,改进调研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实地调研的频次,减轻企业接待负担。

06规范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统筹实施“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整合跨部门联合检查计划,区级同一行政执法主体对同一企业开展现场检查的年度频次,原则上不超过2次。大力推广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检查方式。

07健全执法规范,维护企业权益。完善《秀洲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对于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已及时改正的企业,依法不予或减轻行政处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领域第三方辅助服务,增加涉企执法联络点数量,强化执法监督。

08促进低效利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对于企业因扩大生产、增加产能等需求,在自有工业用地上新扩建生产性用房或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经相关部门认定,不增收土地价款。

09深化政务改革,优化服务体验。深入推进“1+7+N”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企业服务生态圈。

10畅通信用修复,保障企业权益。充分利用“信用中国”“信用浙江”等平台资源,推动信用修复工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及时同步删除多平台失信信息,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11加强人才引育,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举办运河湾科创集市、聚才建圈强链等产才对接活动,打造多层次、便利化人才安居体系,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鼓励科研平台、企业之间共享仪器设备。

12搭建沟通平台,共商发展良策。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交流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推进进度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关键信息,听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