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业务资讯 > 文旅信息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在嘉兴秀洲开启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 04- 28 14: 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

4月20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周暨双年展”系列活动在嘉兴市秀洲区举行开幕式,吸引了全国各地200件优秀民间绘画作品汇聚秀洲。

这些作品是前期从92个创作地的近700件作品中评选出来,其中,秀洲本地有16幅作品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入展。

“这次的活动,既是全国农民画作者创作成果的集中交流,也是秀洲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动展示。”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中,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研究院和协会机制办公室落地秀洲区,明确了秀洲区在全国画乡中的领军地位。今后,秀洲区将在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联合其他发起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画理论研究、创作创新、展陈展览和市场转化工作。

开幕式中,还有一场意义非凡的合作拉开序幕,那就是浙江省文交所与嘉兴携手启动数字文化资产保护转化项目,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嘉兴分中心正式落户秀洲。

“这是秀洲首次将农民画进行二次开发并制作成批量服装,它不仅充分展现了农民画的独特魅力,更为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开拓了全新思路。”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双年展活动在秀洲举办,一方面得益于秀洲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全国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秀洲在农民画文化领域拥有极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另一方面,秀洲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了文旅市场蓬勃发展的优渥土壤。秀洲在农民画的文化产业发展上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拥有巨大潜力,这也是吸引主办方的关键因素。

秀水泱泱、文化兴洲。农民画在秀洲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秀洲区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积极推动农民画、运河文化、朱彝尊文化等本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深耕农民画艺术沃土,积极探索“农民画+”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民间绘画艺术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在培育农民画人才方面,秀洲区制定十年发展规划,构建“1+7+N”三级联动的农民画总分馆创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全域参与的农民画创作格局,目前已发展农民画骨干作者140多名,后备人才1800多名。

持续放大农民画IP特色,秀洲区积极拓展文创产业链,已开发丝绸围巾、青瓷瓷器等文创产品300余款,文创产值累计超4000万元;成功打造集创作、展示、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油车港农民画小镇以及胜丰村等农民画特色村。去年,秀洲区共接待游客近370万人次,创收6522万元。

秀洲区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并举,先后承办八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累计展出作品2500余幅,接待国内外宾客100余万人次。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举办展览,累计展出作品4000余幅,使秀洲农民画成为秀洲对外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

未来,随着市场化、产业化探索的不断深入,秀洲农民画有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让农民画作者从中受益,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农民画创作中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农民画事业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