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有关部门 > 区委党校(行政学校) > 业务工作 > 工作动态

【秀洲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总第94期)

发布日期: 2025- 03- 10 09: 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委党校

【学习园地】

区委办 区府办 《中共秀洲区委、秀洲区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要点》中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抢抓机遇、实干争先,以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扛起主城区担当、勇挑拼经济大梁,全面推动临空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城乡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主城区和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秀洲实践。

【专家观点】

戚聿东《人工智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共性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引领技术,也是替代性最强的颠覆性技术,在现代工程技术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应用步伐,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人工智能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工智能迎来了创新成果群体突破、集中爆发的时期。人工智能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演进方向是超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属于通用目的技术,可以链接、渗透、赋能万物,在算力、算法和数据上所展现出的高链接性、强渗透性、泛时空性,是以往任何技术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历史上前几次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是身体和器官的释放和解放,此次人工智能革命释放和解放的是人类的脑力和智力,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将带来全面、深刻和持续的影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不仅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而且对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深刻影响。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可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庞大冗长的产业链群,并且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互加持,以其“迂回生产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叠加、倍增等“乘数效应”。仅就芯片制造这一环节而言,芯片生产线涉及50多个细分行业、2000—5000道的工序。并行计算的“万卡集群”正在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的标配,带动智能算力、算法和数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过去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3.3%、18%、13.9%,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上,更是以其强大外溢性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中。2012—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2万亿元增加到53.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5.3%,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1.6%提升到42.8%,2023年数字经济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5%,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强大新动能,更是在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将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强大、持久的带动作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一系列新消费,促进了消费升级进而带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人工智能将带来新一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新基建”更是直接刺激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工智能赋能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便利商品和服务“出海”,促进出口需求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强大经济基础。
  人工智能是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随着经济发展,由于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效应,必然引发产业结构升级。而随着居民收入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也由初级需求向高级需求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也由此表现为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2012年到202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从9.1%下降到7.1%,第二产业占比从45.4%下降到38.3%,第三产业占比从45.5%上升到54.6%,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从技术进步效应看,产业结构升级反映在各个产业部门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主导产业不断由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技术产业向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2013年以来,我国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其中多半是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所致,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度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技术研发范式,促使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发现和发明效率极大提升,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技术基础。人工智能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将企业“人、机、料、法、环、测”整个生产体系数智化,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大幅提升,并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赋能再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促进形成定制化生产方式,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微观基础。从产业层面看,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催生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其产业链成为技术密集型的“头雁”产业群链,通过技术扩散、产业关联效应,助力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程,实现产业智能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节选自《学习时报》,2025年2月24日)

【党校动态】

1.1月8日,吉安市委党校(江西吉安干部学院)副校(院)长彭小文一行到区委党校调研,双方交流了办学治校、教学科研、对外培训等工作。

2.1月13日,区委党校举办退休教职工迎春茶话会。常务副校长晏勇通报了区委党校2024年工作情况,退休教职围绕党校发展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3.1月16日,区委党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举行第四轮“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开展教职工年度述职评议工作。

4.近日,区委党校“秀水·红音”机关服务品牌成功获评四星级市级机关服务品牌。

5.2月13日、2月21日,区委党校教师联合秀洲区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相关负责人赴秀洲区招商中心、嘉兴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围绕干部教育和现场教学点打造开展调研活动。
6.2月19日-2月21日,全国金属冶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视频培训班(嘉兴市分课堂)在区委党校举办,全市金属冶炼(冶金、有色、机械铸造)企业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共计84人参加培训。

7.2月24日-28日,嘉兴市秀洲区“两会”首次在区委党校举办,共计443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