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镇、街道 > 王店镇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王店镇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 03- 10 11: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王店镇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王店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全体代表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集中精力拼经济、奋勇争先创一流”发展目标和镇党委“13361”发展定位,以深化“三年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两次夺取全区“红旗奖”,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9%,增速列乡镇第一;完成财政收入8亿元、保持正增长,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性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强基础、促转型,重点产业支撑更加稳固

一是高端智造业稳进提质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时尚纺织向新而行,实现产值58.9亿元,台华新材产值突破50亿元,并上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及省“领雁项目”计划名单。智能装饰蔚然成势,实现产值40.7亿元,顺利承办全国装配式装修发展座谈会,鼎美等7家企业抱团亮相住博会,获住建部主要领导现场肯定。保温新材动能重塑,实现产值18.8亿元,保温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振申绝热获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绿色光伏逆势企稳,实现产值46.6亿元,隆基全球分布式研发中心建成启用。重点企业质效双升,嘉民新材料、立洲线缆入选区长质量奖,子城获区长创新奖。

二是现代服务业育新赋能。预计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1亿元、增长7.7%,总量列全区乡镇第一,限上零售业和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分别增长47.7%和23.9%。培优壮大头部企业,开展“稳增提质”专项行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养馋记总部基地顺利落户,顺丰跻身省服务业领军企业。积极拓展流量市场,开拓数字经济新赛道,长三角(嘉兴)影视直播双创基地揭牌启用,带动引进服务业企业15家。提档升级物流产业链,供销梅里智能云仓项目顺利落地,嘉兴现代物流园连续12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三是特色农业加速增效。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新建高标准农田1820亩、改造3340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4万亩、总产量7600万斤。打造农业品牌矩阵,王店三园鸡、天禾藏红花双双斩获省农博会金奖。水利设施更趋完善,全年投入4880万元,高标准完成泵站改造省级民生实事项目,长水塘镇东圩区整治工程创建市级精品工程、全区唯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九月精品水果冷链、小芽儿智能高效项目竣工验收,争取各类上级补助资金1.1亿元。

二、聚精会神抓项目、扩投资,创新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一是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坚持一以贯之谋项目、抓项目、建项目,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其中服务业投资19.3亿元、增长21.7%,交通、水利等投资增长45.5%,民间投资占比达69.3%,工业投资完成15.7亿元、总量列全区乡镇第一。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新开工吾呈商业中心等亿元项目8个,当年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隆基年产10GW单晶组件等亿元项目11个,当年完成投资12.1亿元。紧盯重点项目申报,福莱特一期上榜省重大产业项目、成功争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2个、市“551”项目8个。

二是双招双引持续深化。全力以赴“招大商、招好商”,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内资工业投资额23.2亿元,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358万美元,完成率达109%、创历史新高。围绕临空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举办重点招商推荐、签约、主题沙龙等活动20余场,储备在谈项目超40个、总投资超150亿元。科创活力不断迸发,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7.6亿元、增长20%以上,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打响“百家高新、百家规上”金名片。南科大嘉兴研究院创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中聚入选省“尖兵”项目。

三是要素保障不断完备。坚持盘活存量、培育增量,稳步释放空间潜力。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土地复垦512亩、搬迁农户344户。围绕“腾笼换鸟”和通苏嘉甬高铁等线性工程,完成土地征迁745亩腾退低效用地127.7亩。强化供地保障,完成供地632.7亩,建成国资产业园4个,总数达8个、总面积超100万方。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发放各级政府奖励资金1.6亿元。拓宽融资渠道,新增融资项目14个、金额28.9亿元,成功申报专项债项目3个、总投资8.8亿元。

三、坚定不移谋统筹、促振兴,城乡融合面貌焕新蝶变

一是谱写城镇建设新篇章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常睦桥便民服务中心稳步推进,解放社区入选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蚂桥农贸市场获评省四星级农贸市场。住房保障不断增强,嘉海名都顺利交付,完成交房645户、1323套,长水新苑、梅里恬园等安置房项目有序建设。路网体系提速升级,实施道路大中修10公里、亮化6公里,竣工纬七路、梅西路等道路5条。深化“三改一拆”工作,完成拆违18.5万平方米、“三改”21.4万平方米。

二是焕发和美乡村新风貌。农文牧旅加速融合,围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定位,推出“趣王店套票”,“品重梅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营收超2100万元,镇中村-南梅村组团获评全省首批金3A级景区村庄。加快培育“一村一品”,创建省级未来乡村、省级高品质“水美乡村”各2个,上榜省级乡村数智生活馆1家、省级文明村1个。共富图景加快绘就,创新“产业+”共富发展新模式,新增股份分红村5个、全年分红超百万元,创历史新高。

三是厚植绿色生态新底色。打好碧水保卫战,新建碧水河道6条、9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改造工程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连续5年达标Ⅲ类水。实施蓝天保卫战,落实秸秆禁烧“1530”闭环处置机制,改造VOCs企业活性炭治理装置39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展净土保卫战,启用全国首座镇级“多网融合”固废中转综合体,年固废转运能力达17.4万吨、提升4倍以上,成功创建市级“无废工厂”2家。

四、千方百计优民生、固保障,惠民利民答卷彰显厚度

一是公共服务加码增温。落实落细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26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8%,王店人力资源市场入选省级零工市场、全区唯一。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创新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王店人民医院“无人机运送医疗样本”做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新设立老年食堂、养老驿站、助餐点8家,梅里康养中心正式启用。兜底保障更显温度,发放低保金526.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69.4万元,梅秀社区创建省级无障碍示范社区。

二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朱彝尊名人文化“金名片”越擦越亮,举办第19届朱彝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承办朱彝尊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入选全省首批优秀乡贤教材2项。文化阵地不断夯实,国防科技馆上榜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名单,九八防空胜利纪念馆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宝华村文化礼堂入选省级特色创新项目。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王店镇中心幼儿园创建省现代化学校,建设中心小学获评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体育事业再上台阶,承办“长三角”村级足球联赛等赛事,获《人民日报》等国家级融媒体点赞,梅里小学入围省校园足球基地学校。

三是平安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两轮消防安全重点领域百日攻坚行动,“三类出租房”“厂中厂、园中园”等5项重点领域整治率均达100%,工贸领域连续6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和较大影响事故。基层治理创新突破,探索“蓝领幸福家·共享包租”模式,完成企业签约5家、纳管出租“蓝领公寓”超200套。社会治安平稳有序,电诈案件发案数再创新低,受理矛盾纠纷事项化解率达100%,王店派出所荣获集体三等功。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王店中队获评“枫桥式”综合执法队。

五、坚持不懈转作风、强担当,政府治理效能全面加强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创新W50高质量发展交流平台,举办驻企服务座谈会10场、解决问题31个巩固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设立“企业服务专窗”“营商环境观察点”,受理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11.6万件、网上办件2.3万件。持续优化市场环境,《装配式内装修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王店市场监管所挂牌全国首批五星级市场监管所,“放心消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经验做法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推广,“柔性监管”试点工作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7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成重大合同备案审查19件、合法性审查331件。加快完善基层法治,开展建林村法治公园、法治小院文化阵地建设,累计创建各级民主法治村社30个。加强投资审计监督,办理工程结算送审293项、送审金额11亿元,核减各类资金4830万元。

三是强化廉洁政治生态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构建“136N”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体系,开展专题学习456次条例解读培训163次警示教育活动178场。纵深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选树李良年纪念馆、“植梅诺廉”梅园等特色点位,常态化开展清廉主题教育,全面筑牢思想堤坝。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