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城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区委“集中精力拼经济、奋勇争先创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城市品质、社会治理、民生事业、自身建设五个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步前行
一是增长动能有效激发。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街道1-8月累计入驻市场主体数量2638家,当年入驻企业新增面积含新增楼宇97644.98㎡,列全区第一;29幢商务楼宇税收(不含房地产)37005.49万元,列全区第二。限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345548.5万元,同比增长67.58%;限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90956.5万元,同比增长140.39%,均列全区第一。新增个体工商户1055家,同比增长23.10%,增速位列全区第一。二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今年以来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推进,基本每周带队赴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招商,开展项目洽谈。其中腾讯音乐华东总部已经落户完成注册,北京磨铁文化文创产业项目在深入洽谈中。江南摩尔2.0版正在顺利推进中,天虹百货已经开展项目招商,预计年底前能展现全新摩尔版本。秀湖板块积极打造露营经济,正在深入推进房车露营项目,预计年底入驻秀湖。即将在建的高端酒店已顺利引进南港渔村高端餐饮项目。三是助企服务精准发力。完善楼长制管理制度,细化楼宇网格化管理,做好楼宇服务的“店小二”,累积走访企业近1000余家,为企业解决税务、融资等问题20余次。累积兑现服务业政策资金约1000万元,500余万元正在审核中,预计10月中旬完成兑现。对街道首批21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放奖励4.7万元,完成“个转企”8家。同时,高度重视楼宇风险防范,排摸楼宇29幢、企业单位1084家,查改问题24处,挤压违规单位3家。
(二)聚焦建管并重,城市风貌持续优化
一是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狠抓拆违治乱,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已成功拆除12户低密度住宅的违法建筑,总面积约405平方米,切实营造小区“无违建”良好氛围。利用“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以数字化闭环处理方式处理“智慧城管”督办单,今年以来累计整改问题9000余个,切实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二是项目质量提档升级。坚持项目为王,秀湖颐养院、秀洲区行政审批中心公交首末站迁移工程、秀洲区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地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民生项目提速落地,殷秀花园南侧道路改造工程、新建公交站台候车亭(秀园路沿线8个)改造项目、殷秀未来社区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等已完工,中山花园小区道路维修工程抓紧推进中。三是生态环境绿色宜居。垃圾分类做细做优,全力推进6个小区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1个示范社区创建,开展新城街道经营性商圈垃圾分类提升改造工作。开展餐饮油烟常态化巡查,共巡查299家,发现问题31个,整改问题31个,整改率100%。秸秆禁烧工作位列全区第一。1-8月,在全区镇街道地表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现场查处固体废弃物乱偷倒行为12次,累计清理偷倒、乱倒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150余吨。
(三)聚焦为民宗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一是民生实事更有力度。全面推动民生实事工程工作开展,围绕急救培训、女性健康、幸福食堂、爱眼护脊等方面,已完成省民生实事3个,市、区民生实事各2个,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开展“331”就业援助,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563人,帮扶率实现100%。8个社区已实现社区助餐点全覆盖,另有老年食堂2家,为老助餐餐次达6111餐。在小区和公共区域安装新能源充电桩100个,缓解居民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改造提升中山社区运动场地,九里花苑儿童体育设施建设、里仁百姓健身房等项目已完工。二是社会保障更有温度。新增低保户5户7人,累计发放相关补助资金38万余元。新增困境儿童两人,为在册的15名困境儿童共发放生活补贴13万余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审核23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新增审核4户,累计发放两项补贴金额46万余元。落实退役军人优待优抚,注重持续关怀,共计发放各类补助120余万元。三是文化文明更有厚度。承接市级周末文化艺术沙龙活动4场,街道城市驿站每周开展活动,深受居民好评;社区村举办“百姓微舞台”5场。秀湖新韵青年舞蹈队原创排舞《运河船会》,在秀洲区第十届广场舞大赛、嘉兴市广场舞(排舞)大赛中均荣获金奖。
(四)聚焦最小单元,治理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平安底线坚决守牢。严格按照等级响应要求,落实措施,抓好全国两会、省两会等重要时段维稳工作,期间无人员失控或无不良影响事件发生。妥善做好义庄南区地块因搬迁产生的信访问题。无赴省进京非访情况,总体形势平稳可控。全力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无一人重新犯罪,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积极开展“瓶改管”工作,已完成47户;深入开展居民和非居民瓶装燃气整治排查125次,累计排查户数3300余户。切实开展秀洲区瓶装燃气居民用户“灶管阀”一体化淘汰置换工作,截止目前共排查居民120户,更换管阀74套,灶具32套。推动基层应急消防体系改革,落实每周不少于3次的“夜巡打更”行动,累计已出动340人次,开展检查871家次,发现隐患问题1045项,已督促落实整改1033项,全省专职消防队达标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新城专职消防队和文化艺术中心前哨站召开。二是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多措并举做好反诈、反恐、反邪教工作,不断加大禁毒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民声一键办”队伍建设更强,已受理处置110接处警1429件、12345政务热线118件,经调处并化解纠纷1183件,跟进关注246件,推动民生事项“快速办”。开展交通安全大会战全域重点整治“五大攻坚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四大风险领域等专项行动,查处机动车各类违法行为1620起、非机动车各类违法行为2125起,开展劝导宣教9000余人。三是社区建设不断夯实。畅通居民意见建议渠道,推进村社区每季度召开事务恳谈会。开展“秀洲门前调”工作,打造亚都社区暖阳调解工作室和秀湖警务室“秀洲门前调”工作室,方便群众就近调解,共化解矛盾纠纷1366件,涉及标的金额1299.37万元,疑难复杂案件160件,实现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五)聚焦从严从实,政府建设再上台阶
一是政务效能持续提升。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全科受理”模式,今年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25291人次,为群众办结各类便民服务事项13531件,实现办件“零投诉”。大力推进执法亮剑护民行动,聚焦食品非法添加、掺杂掺假,保健品、美容美发、互联网广告、特种设备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0件,处罚没款16.30494万元,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法制建设走深走实。深化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聘请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作为合法性审查专业顾问团队,已审查街道重大合同13件。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应审尽审,实现连续5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零败诉。做好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做好殷秀社区、九里村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准备工作。三是廉政建设全面加强。突出政治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反馈的70个问题已整改到位,清退款项(挽回损失)434094.52元,并制定或修订了《关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夜餐费开支管理的通知(试行)》《关于明确财务报销工作的若干规定(2024年1月修订版)》等制度规定6项,处置完成巡察移送问题线索5条,党纪政务立案2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推进衔接不够不到位。在部分项目推进中,存在沟通对接不通畅、指引不明晰等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信息传递不到位,任务分配不清晰,项目推进缓慢。
(二)隐患排查还需进一步深入。在目前形势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在自建房出租房、“三合一”场所等领域仍较为集中,违章用电用气及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占用、堵塞、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道等问题仍存,安全基础仍不牢固。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所欠缺。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事项繁多,涉及绿化、保洁、市政、市容、秩序等方方面面且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但由于职能交叉,部门推诿现象偶有发生,影响工作合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以战略之举实现经济发展提速跃升
一是开足创新驱动主引擎。深化服务业结构调整,依托现有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两块牌子和瑞银大厦全新电商产业园打造契机,招引更多电子商务领域项目,为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做项目储备。围绕腾讯音乐入驻契机,积极招引音频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集群,完善创新链、产业链。二是打好项目招引组合拳。优化产业结构数据,引进更多人力资源项目,提高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数据占比。与运河湾新城协力做好未来智造产业谷(一期)项目筹划与招引,打造集商务办公、科技孵化、智能智造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同时围绕居民关切增加主城区烟火味,繁荣生活性服务业。三是筑牢兴企稳企生命线。落实“楼长制”,抓好关键企业走访,对主要贡献企业、上规企业及重点培育企业,分别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骨干等开展上门走访,解决企业各方面诉求,积极拓宽信息渠道。
(二)以非常之力推动城市品质提能进阶
一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牢固树立“抓品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加速推动秀湖颐养院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配合运河湾城投做好项目前期建设,着力推进秀湖酒店、秀湖商务大厦、未来智造产业谷(一期)、秀湖商务大厦、嘉兴侨商大厦等未开工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健全环卫、市政、绿化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增加对重点道路,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快推动“运河湾新城”建设。积极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优势,实现城市管理行业联动监管“大闭环”。三是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完善餐饮油烟预指导服务机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做好垃圾偷倒行为的实时管控,重点关注辖区汽修行业固废处置情况,做到危废100%合法处置。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成后的长效运维。不断优化垃圾分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整治小区薄弱环节,有序推进非居民主体收费。
(三)以长远之策助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一是民生保障加码加力。推进全民参保,进一步提升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实现老有所养。持续深化困境群众关怀与救助工作,加强各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加强企业监管力度,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持续提升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二是美好期盼日新日进。推进放心消费惠民、执法亮剑护民、食品安全利民、无忧乘梯安民行动,确保消费者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创建4家示范学校食堂、2家放心农贸市场、1家医疗机构“阳光厨房”。高质量完成全域诚信电子秤示范街区建设。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辖区卫生环境整洁行动。三是新城文化出圈出彩。持续提升街道原创精品文化品牌和社区群众文化品质影响力,不断擦亮“畅想新城”都市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品牌,打造好江南摩尔商圈这一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赋能居民文化生活。
(四)以协同之法赋能基层治理提标扩能
一是发挥应急机制新优势。充分发挥现有应急消防体系,聚焦自建房、“三合一”场所、商场市场、高层建筑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排查整治瓶装燃气安全隐患,深入开展秀洲区瓶装燃气居民用户“灶管阀”一体化淘汰置换工作。二是构建“三治融合”新格局。着力开展“嘉里韧治”建设,完成新城街道韧治中心融合提升改造。加强警社联动,打通“民声一键办”、风险警情和110社会应急联动,科学分析研判警情,抓好风险处置闭环,坚决防止“民转刑、刑转命”等恶性案事件发生。持续推进“三治融合”等级提升,提高“无诈社区”“无诈企业”“平安交通百佳村社”等项目创建成功率。抓好一级禁毒办创建工作。三是加快社区建设新图景。优化“三方协同”共治,以亚都社区永泰广场为试点建立“人员联手、阵地联合、平台联动、活动联办、治理联通”的五联体系。推进殷秀社区云间绿大地架空层微阵地建设,打造600余平方米议事平台。同时谋划盛世豪庭、咖尔花园“幸福茶歇亭”“流动小板凳”等“三方协同”议事阵地。继续推进村社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对部分法治阵地进行提升和有机更新。
(五)以持久之功强化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效能提升。通过定期分业务口开展业务培训,引导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熟读政策并灵活运用,提高办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学习,及时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操作。针对各类审批需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指导规范设置,同时优化线下审批流程,确保企业一次性办结不跑腿。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落实行政执法“水源地监管一件事”“商务楼宇监管一件事”的特色监管模式,形成执法良性闭环。利用街道律所多的优势,进一步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社区全覆盖和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三是坚持廉洁自律。贯通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以区委对村社巡察全覆盖为契机,以巡察反馈的问题为切入点,盯紧集中整改、报告整改情况、后续整改等重点环节,持续放大巡察整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