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发布日期: 2024- 08- 07 11: 18 信息来源: 区发展和改革局 浏览次数:
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的“吸铁石”,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日前,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评嘉兴市打造“浙里最嘉”营商环境最优市成绩突出集体。
如何充分释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红利,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去年以来,秀洲区以“便民”和“利企”为出发点,充分释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效应。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审批提速、执法提效、服务提质、信用提升”四方面着手,做到主动帮忙不添乱、服务到位不越位,精准助企纾困,让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最好的“磁力场”。
审批提速形成“亲商”浓厚氛围
“审批流程复杂、申请材料过多、办理时间太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速度,不利推进营商环境提优。如何将“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落到实处?
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专设审批便捷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同步提供“手把手”导办、“一对一”帮办等服务,真正为重点项目提前扫清障碍,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前段时间,项目存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需求,通过‘一站式’指导,账号注册绑定、审批流程材料等都讲得很清楚,操作也很简单。”洪业路某汽车零部件新建厂房项目负责人夸赞道,“原以为要等待很长时间,当所有材料齐全后,竟然做到了‘当日办结’,便捷高效的办事效率很值得点赞!”
截至目前,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等13大类28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无障碍审批。
执法提效营造“安商”法治环境
工业兴则经济兴。嘉兴国家高新区作为嘉兴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秀洲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平台,也是众多大型企业云集之地。因此,秀洲区坚持“一支队伍管执法”理念,持续深化“县属乡用共管”体制机制,既用心当好“店小二”,也将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影响,打消企业对执法监管工作的顾虑,让企业放心配合监管、安心专注生产。
精准赋权为“一支队伍管执法”赋能。秀洲区结合属地特色和产业布局,对7个镇街差异化赋权,以“一支队伍”联合开展“综合查一次”,将执法触角延伸至村社、湿地、融合型大社区等场景,同步实行“简案快办”,切实提高执法质效。
“以前在外地开店,临近重大节假日,会有多个部门进店检查。现在秀洲开店,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一起进行检查,对照清单核查,很快就能检查完成,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日前,位于秀洲区新塍镇美食街的阿毛糕饼店老板告诉笔者。
自去年开展“综合查一次”以来,入企执法人员减少35%,检查频次同比下降 42%,问题处置效率提升65%,涉法涉诉举报投诉率下降23%,案件办理提速33%,案结回访满意度达100%,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到位”,企业营商环境日益改善。
服务提质夯实“护商”发展保障
助企纾困解难的关键在于“准、快、实”。去年以来,秀洲区对辖区内大型企业进行分类梳理,在“综合体检”基础上进行“科学诊治”,针对安全生产、渣土运输、工地扬尘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及时帮助企业将发展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执法部门上门综合检查后给出了‘体检报告’,问题整改要求都很明确,还有专门的联络员,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联系他就可以,真的很简单便捷。”嘉兴高新区某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秀洲区运河湾新城建设新目标和新定位的提出,面向建筑企业的服务也更应主动靠前,“驻地指导员”队伍为工程项目按下了“安全键”。
“在陈家坝三期安置房工程及马厍老街工程上,我们以‘建筑工地监管一件事’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查一次’,累计发现问题隐患140余个,整改率100%。同时,重点对工地夜间施工、工程渣土、排水排污等问题详细讲解,创新打造‘执法一扇门’服务品牌,全面畅通政策咨询、问题反映和法治服务渠道,助力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优化营商环境。”油车港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驻地指导员’制度实施以来,共协助施工单位办理有关行政许可24件,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135起,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围挡和扬尘控制78起。”该负责人表示。
信用提升激发“兴商”市场活力
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些企业由于对相关法律规定不熟悉,加上难以避免的失误,不小心触碰到“红线”,可能会带来高额罚款、信用受损等不良后果。因此,秀洲区积极践行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推行“轻微免罚”,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助企实现信用自新,确保企业有感。
“轻微免罚”可以给予市场主体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秀洲区将建设、消防、环保、自然资源等10个领域共47项违法行为新增纳入“轻微免罚”范围,通过说服教育和公益服务督促违法主体整改纠正,打造小微企业、群众“容错空间”,赢得了众多企业的一致好评。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城无信不强。信用无疑是企业经营的“金名片”。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健全“一一零”(“一站式”核查、“一次性”告知、“零次跑”修复)信用修复机制,开发并推广使用“秀信驰复”小程序,鼓励、引导失信主体重建信用,助企消除因不良信用记录所带来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障碍,更好发挥信用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作用。
“移动端线上修复的方式确实方便,有需要修改的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再次提交,不用来回跑了,修复效率也有所提高。”秀洲区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据悉,该企业因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而上岗作业这一行为,受到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经工作人员排摸发现,目前该企业已满3个月最短公示期,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于是向企业发出修复提醒。企业负责人通过手机端“线上申请”,行政机关“线上审核”,实现了企业信用修复全程“零接触”“零跑腿”。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局将继续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增值化服务改革为牵引,多措并举、务实发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和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综合执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