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性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高质量的节点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幼儿经验与能力的生长与发展。为深入贯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主题背景下节点教学活动的剖析和实施能力,关注教师主题价值捕捉及领域核心经验的分析。8月28日,嘉兴市实验幼儿园特邀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幼教教研员柯爱萍老师来园进行《节点性教学活动的“来”和“去”》专题讲座。
柯老师首先对“节点”这个名词进行了专业解析,从切入点、生长点、交汇点、连接点四个方面淬炼要义。接着对“节点性教学的由来”和“节点性教学的效率”两部分进行详细阐述,老师们清晰了解到节点性教学活动是课程取向的转变、课程逻辑的改造、课程样态的多元、目标导向的开放,对节点性教学的内涵有了更精准的定位。柯老师强调,在教学组织上,教师需抓住生活化的经验,推动实际探索行动;在运用低结构化的过程,需尊重幼儿发展循序渐进的实现目标。在教学策略上,探寻灵魂性目标,体现自主创造,同时增加表现机会,运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重难点。在支架的运用上,借助三个不同的教育实例展示了表征、图谱、游戏三类支架的运用方式。同时,柯老师以参加省赛的优秀教学活动为例,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元形式,讲述活动的设计初衷,回溯设计理念,讲解教学策略,让在场的老师身临其境地感受特等奖的教学设计魅力。柯老师还为大家解读了思维共享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以儿童为主体,没有具象的目的,畅所欲言是关键,注重思考过程,鼓励教师们积极尝试运用。
活动最后,嘉兴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颜华组织在场老师与柯老师进行现场互动与交流。柯老师对嘉兴市实验幼儿园的文化与教育理念给予肯定与赞赏,并对幼儿园的发展寄予美好期望。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打破教师主导活动的“唯一论”,教师不做出评判、不直接给予、更不产生结论,而是鼓励儿童表达等观点,表示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通过本次专题讲座,老师们在学习、认同、拓展、思辨与回溯中获得了专业的成长。相信在今后的节点性教学活动实施与日常教育教学中会不断融合、内化、转化、行动,更好地关注幼儿经验与能力的生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