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无限风景在教研。为夯实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4月,学校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汪燕宏、周瓦、章荣华三位专家分学科进行了专业指导。
语文组首先由教研组长钟娟惠老师作《发挥评价功能 助力学生发展——以统编版三下第二单元为例》的单元评价整体架构阐述,接着由四年级备课组长王晶晶老师以四上第八单元统整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实践为例,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评价中的困惑。周青老师和方锐老师带来《陶罐和铁罐》的连堂课。两位老师以“寓言故事剧场”为单元活动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借助评价量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课堂以“小演员晋级表”“小演员智慧锦囊”的评价量表的形式,层级推进,让学生从小故事中学到大智慧,在课堂上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汪燕宏老师对语文组的整个研修活动进行专业指导。从单元整体评价框架的架构,教研课如何优化以及研讨的有效性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周瓦教授和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围绕At the farm的单元主题进行深入的研学探讨。首先老师们共同观摩了薛芳老师和赵哲老师的两节课例,两位老师分别从蔬菜词汇和农场整体文本的课例学习带领同学们探索农场,学习农场知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农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趣味的地方,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培养了同学对于农业的兴趣。接着,在研讨环节,老师们还围绕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周瓦教授为老师们分享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农场主题情境创设的图文资源以及对应的活动设计,并带领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单词和文本学习来进行知识的拓展、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感知农场以及蔬菜动物的方方面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
张水燕老师以三年级课程《寻找过山车中不同的运动》为开场,通过生动的过山车视频,迅速点燃了学生们对过山车活动项目的热情。随后,张老师巧妙运用小球撞击活动小游戏作为探究载体,引导学生们利用身边材料实现小球的精准撞击目标,从而深刻体会到轨道的笔直与弯曲对撞击效果的影响。倪乐鑫老师带来了《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一课。倪老师以贴近生活的“做煎饼”活动为主线,通过明确的活动任务和评价量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物质与变化的奥秘。章荣华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详细点评,肯定了她们的设计理念与新课标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指出了在细节处理上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意见。通过课堂实践,科学组的老师们也积累了更多的项目化学习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教育是一场专业又充满温度的修行,每一次与专家的面对面学习交流都是成长进步的契机。相信磻溪的老师们定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勤学苦练,研思并行,且悟且进,让我校的校本研修更富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