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秀洲三个项目获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

发布日期: 2024- 05- 22 17: 46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日前,2024年嘉兴市第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共立项12项,其中秀洲3个项目成功入选,涉及产业发展、生命健康、科技强农等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李睿德博士团队主持研发的便携式微波成像颅脑伤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研究项目是此次入选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颅脑创伤是发生于人体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常见,是神经外科领域常见的急症之一。“该研究项目基于脑卒中检测微波成像技术,通过使用非侵入式阵列天线对颅脑内部进行扫描,形成持续动态成像,辅助医疗机构作出快速诊断,为患者争取治疗‘黄金时间’。”李睿德介绍,项目由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牵头,联合嘉兴大学医学院、浙江省荣军医院神经外科,组成了一支包含10余名正高级及副高级职称人员、8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联合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持续攻关。

项目有何创新性?李睿德博士进一步解释道,相较于在颅脑创伤检测领域,常见的CT平扫检测手段,便携式微波成像颅脑伤快速检测系统是一种低成本、紧凑快捷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设备重量轻、体积小,实现车载化,安装在救护车中,或带轮推入患者房间,或放置在各种小型诊所、急救室中,能够敏感、准确地显示创伤早期病灶变化、精确区分缺血区,从而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项目成果转化、服务市场的前景如何?李睿德以嘉兴急救场景为例,按照应急条例规定每3万人需要配备一辆救护车,每辆救护车应配备一台该检测仪,嘉兴市场需求预计超过5000万元。同时,该款设备还可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居家检测、抢险救灾等多种场景,未来全国的市场需求预计超过百亿元。

浙江恒亿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的海洋风电用超高模量碳纤维主梁拉挤成型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了此次立项名单的产业发展攻关专项。“该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后,将进一步优化企业超高模量碳纤维拉挤生产线,大幅提升碳纤维风电叶片主梁各项力学性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陆涛介绍,秀洲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让企业放心布局新技术,扩大研发投入。2023年,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达1400多万元,占总营收比重5%左右,接下来,公司还将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产业化。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近年来,秀洲区持续推动全区重点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健康发展。2023年,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秀洲在该类别评选实现了突破;推荐企业申报2024年省尖兵领雁项目12项,其中逸鹏化纤、中润光学、台华新材料3家企业获得立项,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秀洲区将持续精准发力,支持企业和研究院创新发展,释放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就地就近转化。”秀洲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