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芳菲,教研共济以致远。4月22日,嘉兴秀湖学校第二届教学节初中语文专场展示活动暨金卫强名师工作室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以“构建‘三新’背景下的理解性语文课堂”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关键问题解决研讨和专家报告,着重围绕落实新课标、探索新教法、倡导新评价展开研讨。
课堂展示,以教为先
上午的活动集中围绕两堂课展开,以教为先,内容丰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隐去了单独的写作教学板块,将写作教学纳入了“表达与交流”这个内容更加统整的教学板块之中,两位老师力图在课堂上呈现自己对“三新”背景下写作教学的理解。
第一节课由嘉兴秀湖学校王云枝老师和710班的同学们共同带来。王老师的课堂紧扣“细节”这一关键词,把握细节写作的内涵及方法。由看图写作开启课堂,王老师提出“聚焦、分解、还原”的“细节”写作原则,选择朱自清的《背影》与李森祥的《台阶》中的经典片段,探究其行文的亮点。最后,学生尝试活用课上所学升级例文,在王老师创设的源于生活的情境中进一步深入思考,习得了细节写作的良方。
第二节课由建设中学的周裔盛老师和812班的同学们共同带来。周老师的课堂以《‘卷、折’的故事——写作训练之写故事》为主题,以秀洲区征文活动这一情景导入,用撕纸、折纸等方式启发学生探索故事的完整、曲折、富有想象力等特点。随后,周老师在屏幕上呈现故事写作评价量表,鼓励学生动手写作,在分析、点评学生课堂小练笔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故事写作的要领。
在课堂展示后,王云枝老师与周裔盛老师进行了说课总结。尽管课堂呈现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两位老师对课堂环节与任务的设置都精心设计,不仅重视启发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探索,而且注重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将其所学投入实践。
以研启智,教学有法
在随后的培训活动中,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李冬老师以《有效指导,让改变发生》为主题,对两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
“课堂是一场师生共同的成长体验”,李老师肯定了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细节”写作的把握。王老师巧妙创设生活情境,适当运用教材,重视知识迁移,将学科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容易忽略的“节”的搭建,在王老师的课堂中却得到了突出地体现。
一堂好课便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李老师评价周老师的课便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周老师能基于学生的已知经验设计学习活动,通过趣味盎然的游戏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支架。同时周老师的课也践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跨学科学习,卷折的纸,抑扬的歌,周老师用多重巧思让学生习得写故事的良方。
此外,李老师还进一步就写作指导课提出了教学建议,作文课要有“写什么”的打开意识、“怎么写”的探究意识,教师要重视全篇文章的写作指导,重视灵魂思想的触动提升。
深研善教,引领致远
在下午的活动中,初中语文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贾龙弟老师作了题为《基于主题理解的语文教学例谈》的讲座。
贾老师从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整本书测评谈起,针对课程方案与新课标中主题学习的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核心概念的辨析以及语文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基于新课标与新教材,贾老师为一线语文老师摆明了眼前应当思考的问题,通过援引具体的教学实例与中考实题,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阐明了理解性语文的教学真谛。
活动最后,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秀洲区名师金卫强老师对一天的培训研讨进行了总结与延伸。他肯定了两位开课老师在写作课堂上践行新课标理念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勉励老师们会后不断反刍消化专家讲座,将讲座的精华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素养。
新课标、新教法、新评价,语文教学正焕发新生机;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语文教师正践行新征程。一天的研讨活动终有结束时,但是秀湖语文人的修行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