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一支队伍管执法:“县属乡用共管”的秀洲模式

发布日期: 2024- 03- 07 21: 03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人来人往、香气扑鼻,夜幕下的佳源广场热闹非凡。“现在对夜市的管理很规范,所以爱来的人多了,生意也变好了。”摊主李师傅一边张罗生意,一边告诉记者,对于行政执法的管理,以前总觉得有点“烦”,但现在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县属乡用共管”模式在秀洲基层的落地生根。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秀洲区全力理顺“县属乡用共管”体系,全面构建权责清晰、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2023年,秀洲区顺利通过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全国试点验收,人员下沉比例达75%以上,连续3个季度综合评价排名居全省前列。“县属乡用共管”的秀洲模式有效破解了“权责匹配难、队伍融合难、县乡协同难”等问题,推动了执法效能的全面提升。

建立“三张清单”

全要素健全权责清单体系

所谓“县属乡用共管”,是指执法人员编制权归属部门,使用权划转至镇街,双方共用共管,为的是破解过去基层执法中存在的力量薄弱、专业不足、衔接不畅等问题。

“这项改革的核心其实是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重塑,更有利于推动形成‘金字塔型’行政执法结构。”秀洲区综合执法局改革协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塑过程中,如何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秀洲区探索建立了“三张清单”,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互相对应、有机统一。

建立差异化赋权清单。赋权,首先要确权。根据各镇(街道)产业布局、区位特色梳理差异化赋权事项清单,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开展赋权事项调整工作,秀洲区将涉及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的79-89项行政处罚事项差异化赋权至各镇、街道,促使基层执法更精准、更高效。

建立特色化监管清单。秀洲区按照属地产业布局和特色,推出“一支队伍管执法”特色化场景建设,创新打造湿地、市场、融合型大社区等七大特色场景,同步制定工作方案和配套梳理相关联的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全面推进差异化、特色化、场景化“一支队伍管执法”。

建立规范化责任清单。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执法容错纠错免责机制,确保执法干部权责对等、敢作敢为。科学梳理下沉人员参与镇街工作10条“负面清单”,让基层执法人员安心执法。“只有让下沉执法干部敢作善为,才能破解‘基层执法不力’的问题。”秀洲区综合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落实“三联措施”

全方位构建一体协同格局

理顺“县属乡用共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高效协同是一个难点。为此,秀洲区落实“三联措施”,力求建立多跨协同高效执法体系。

上下联动,推进层级协作。出台镇街与部门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移送等制度,提升跨层级协作水平。2023年,部门、镇街密切配合,查处毒鱼非法捕捞行为12起,上移重大行政决定案件3起。

左右联通,推进部门协作。统筹全区40个领域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占比达76.3%。强化行刑衔接,多部门联动、摧毁非法倾倒外域建筑垃圾案的犯罪团伙3个,抓捕犯罪嫌疑人28名,获评全省典型案例。

内外联合,推进跨省协作。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执法协同机制成果转化,去年11月21日,新塍镇、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两地联合召开跨域协作执法办案联席会议,共商跨省渣土偷倒整治工作,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跨省实战突破。

以跨省随意倾倒渣土案件为切入点,两地执法人员多次深入分析跨省渣土偷倒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从违法背景、法律适用、监管布控、执法处置等方面分别提出相关建议,发挥省际毗邻优势,共建省际执法机制。据悉,2023年,两地开展跨域联合执法11次,办理、移送跨省案件各1起,相关做法在长三角一体化毗邻区域协同发展会议上作交流。

突出“三项重点”

全环节打造高效运行模式

“在基层苦点、累点没什么,最怕‘吃大锅饭’,考核评优不合理,干多干少都一样。”改革之初,执法下沉干部中的不少人有这样的担忧。为此,秀洲区从“人、事、制”上全面发力,实现队伍深度融合、业务高效聚合、服务延链耦合,系统性促进行政执法质效提升。

带好“人”,队伍深度融合。实行多跨执法积分制,与下沉干部平时、年度考核挂钩。构建“镇街、专业执法部门、其他执法部门”差异化评价体系,纳入“两代表一委员”满意度测评,让社会群众评判改革成效。

在新塍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记者看到公示墙上张贴着“多跨协同执法积分表”和“季度执法之星”,从中可以清楚看到下沉人员的执法检查、执法办案情况。

“全维度量化赋分、全透明监督考核、全方位结果运用,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励下沉人员‘想办案、多办案、办好案’。”新塍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王沈云表示。

抓好“事”,业务高效聚合。秀洲建立了镇街规范执法办案5项制度,推动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现在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案件管理科会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协调,需要的时候,区级执法部门也会一同参与基层案件办理,区级法审专家会帮助把关,执法办案力量更强、效率更高了。”王沈云告诉记者,去年在30天内成功查获的“案发时间久、证据严重缺失”异地串通投标案,还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建好“制”,服务延链耦合。建立企业需求对接、合规预防指导、包容审慎监管等机制,全面畅通政策咨询、问题反映和法治服务渠道,目前秀洲已经设立执法服务站点5个,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3625次,出具法治体检报告305份。

从最初的“城市管理”到涵盖数十个部门、几百种事项的综合行政执法,再到如今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推进,但内核始终未变,那就是要让行政执法“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下一步,秀洲区将一以贯之抓好县乡共管、一如既往抓实协同联动、一丝不苟抓细精准考评,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全市勇挑大梁、勇立潮头贡献秀洲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