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灾害事故救援 >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嘉兴市秀洲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案例在《竞跑者》专栏刊发

发布日期: 2024- 12- 23 17: 05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浙里改”公众号在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地方先进做法上刊登了嘉兴市秀洲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守护群众健康的案例。

嘉兴市秀洲区以推动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借外力+强内核”双轮驱动,让群众“就好医”

一是集成优质医疗资源。区人民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挂牌成立浙江省中医院秀洲分院,区人民医院的骨科、重症医学科目前达到三乙技术水平,急诊医学科等 5 个专科达到二甲技术水平,中西医结合呼吸科入选第二批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名单。

二是打造特色专科门诊。打造老年医学科、糖尿病专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科、口腔科、儿童康复科、妇女健康管理科等特色专科,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三是推广智慧医疗应用。在医院推广预约挂号、自助服务、诊间结算等“智慧医疗”服务,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平均可缩短30%以上。推进医学检查检验互认机制,有效减少群众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今年以来已完成医学互认84500余次。针对卧床患者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云诊疗,通过“护理在线”开展上门服务6800余人次。

2.“扩能级+缩半径”双向奔赴,让群众“就近医”

一是建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实施提标扩能工程,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心电、眼底、肺功能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10种以上检验项目。

二是建强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发挥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健康“守门人”作用,全区8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面融入村(社区)网格,运用移动终端为网格内签约群众实行动态健康监测和管理,实现慢病现场随访和即时录入。

三是开展志愿送医服务。根据业务特色、群众需求,打造洪合镇“纳米医管家”、王店镇“梅里医家”等由基层医院党员、团员和家庭签约医生组建的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养老机构等健康志愿服务2千余次/年,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年。

3.“中医养+治未病”双重赋能,让群众“就家医”

一是中医药服务网络全覆盖。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促优专项行动,推动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是“西学中”专技提升全覆盖。加强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工作,推进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镇、村两级医护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乡村医生中医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适宜技术等培训实现全覆盖。

三是治未病健康管理全覆盖。推进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六进”宣传活动,开展中药“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试点工作,全区医疗机构均实现中药的集中代煎与配送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全区中医门诊诊疗77.16万人次,开具中医处方18.72万张,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50.75万人次。

 

来源:浙里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