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业务资讯 > 军人风采

从1969到2024,祖孙三代跨越55年的从军接力

发布日期: 2024- 10- 15 15: 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在秀洲区王店镇建农村有这样个家庭,外祖父刘福祥,1969年入伍;父亲朱良明,1995年入伍;孙子刘昊,2024年入伍。祖孙三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军魂传承,接续强军梦想用青春浇筑钢铁长城用热血谱写军旅华章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的使命担当成为当地口耳相传的佳话。


“三代人从军,这是我们家最值得骄傲,也是最光荣的事希望能把红色基因军人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起家里三代从军的故事,今年75岁的刘福祥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1969年,我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浙江沿海最东部的住人岛——舟山嵊山岛上的‘海岛卫士’,那一年我刚好20岁。刘福祥回忆道,将自己最青春的年华奉献给祖国的海疆,用挺拔的军姿、昂扬的精神迎接海上升起的第一缕朝阳,他从不后悔。如今看着孙辈接过从军“接力棒”,投身军营,他感慨万分。

 

今年3月,21岁的刘昊顺利通过体检、政治考核、役前教育等各项环节,完成了校服迷彩服的转变,成为一名光荣的秀洲新兵”。然而,在刘昊进行为期四天的封闭式集中教育管理时,却发生一个“插曲”——刘福祥在家中不慎摔断了右侧小腿胫骨,被紧急送医治疗。

 

该不该告诉刘昊这个事情?一时间,家里人犯起了难。一边是对孙儿疼爱有加、此刻正躺在病床上的外祖父,另一边是即将奔赴军营、接受“淬炼”的入伍新兵,考虑再三,外祖父刘福祥和父亲朱良明决定暂时先不告知刘昊,先让孩子安心训练,在跨入军营前保持最好的状态。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祖辈、父辈都是退役军人,部队里的故事军营里的生活、军人情怀一直陪伴了刘昊整个童年,一颗向往军旅、立志参军报国的种子,也早早刘昊的心中种下。

 

“刘昊入伍的年纪和我相仿,看着孩子终于圆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好像也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刘福祥直言,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对刘昊渴望建功军营的心情感同身受,更理解孩子对家乡、对亲人的不舍。“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穿上军装扛起钢枪,就必须要有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吃苦意识要肩负起保家卫国责任”刘福祥说。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祝福和“善意的谎言”中,刘昊踏上了奔赴军营的旅程。如今的刘昊已经完全适应了部队的生活,集训、拉练、业务学习......军营日复一日的训练下,刘昊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戒骄戒躁,练就扎实本领在周末与父亲通话中,他告诉父亲:“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紧凑的生活节奏身边涌现出了许多成绩优秀的战友,这更加激励着他发挥出自己的所有能力,向身边优秀的同志学习当前,他一边高质量完成部队的训练及执勤任务,一边珍惜可利用的时间,抓紧学习磨炼技能。”父亲朱良明也告诫他,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反复的锤炼摔打,付出努力,经历磨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峥嵘岁月,彰显报国情怀扛起钢枪,接续军人风采如今,听着祖辈和父的故事长大,从小深刻体会先辈们爱国爱军情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刘昊也过了这一棒,迈上了新时代的军旅人生路立志在火热军营展现青春作为

 

三代军人、三套军装,这背后凝结着祖孙三代的爱国情、强军梦,更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书写报国情怀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