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秀洲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4- 01- 12 17: 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建设与发展重要论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适应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要求,围绕推进安居乐居的城乡人居体系、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公园城市这一发展目标,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个住建”为工作抓手,坚决扛起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主城区担当,对标落实市委陈伟书记调研秀洲时“当好五个典范”的要求,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以“三大引擎”带动“三大平台”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提升产城、城乡融合发展“辨识度”打造“品质住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三大引擎、三大平台中,牢牢把握以运河综保工程为牵引的运河湾新城建设这一工作重点。一是高站位谋划建设规划。秀美新区·融城典范为总领,以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为小切口,探索形成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秀洲样板,完成江南摩尔城市新区、光伏小镇特色产业两个风貌区和亚都社区、解放社区、麟湖社区三个未来社区建设,建立产城高度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双轮驱动,开辟城乡高度融合共富新路径。高水平完善道路体系。强化秀洲主城区与城市中心的放射联系以运河为综合发展轴,谋划形成“332”城市中心连通体系(即:东方路等3条快速化道路,中山路等3条主干路,云海路等2条支路)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交通支撑。丰富道路层级、提升路网密度改善内部微循环,全力提升城市片区交通服务水平高效率助推项目建设。聚焦秀湖核心区域突出精准服务,加强项目“拿地即开工”联合验收政策指导和事前服务,有效推动秀湖总部科技青山等重大项目落地完善区域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大道拓宽改造、新塍塘路跨秀湖工程,加快迎宾大道(秀水大道~秀洲大道)、火炬路前期工作,深化研究大德路、义庄路等断头路打通方案高标准提升建设品质。在《嘉兴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导则》基础上,总结提升秀洲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的工作成果制定公园绿化、基础设施、城市家具设计导则和建设标准。启动区级绿地系统和城市交通道路专项规划编制,出台公共绿地绿化景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管理办法,从源头强化秀洲城市建设品质把控。是高质量抓好城市更新。重点推进运河湾新城三大片区城市更新,高新片区强化中山西路两侧工业低效用地腾退更新和高家桥集镇改造提升稳步推进新塍分区工业区块腾退扫尾以及新塍横埭区域、八字园区更新提升;秀湖片区加快新城街道嘉北二期腾退扫尾、木桥港北区安置小区征迁更新和王江泾镇工业南区腾退更新;秀水片区推进油车港镇残创园腾退、正原路工业区腾退扫尾。统筹推进临空经济区王店镇蚂桥片区、花园路周边区块洪合镇印染园区腾退更新。全年计划实施项目32个,涉及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土地面积457亩。

(二)实施建设领域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行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造“有为住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的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开展城市推介会、品质把控、政策解读等进行平台赋能、楼盘赋能,打好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组合拳,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力争2023年度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以上;新建商品房销售43万平方米以上,同比增速转正。围绕保交楼、稳民生目标,防范化解风险,提升住宅品质,力争10个涉风险项目“动态清零”,5个商品住宅项目、3621套房源平稳交付。二是建筑业做优做强坚持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拓展深化新的业务领域,积极参与联合体投标或央地合作等新模式;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力,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活用智慧工地提升监管效能,深化监管+服务模式,支持区建筑业协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红色工地标化工地优质工程创建为引领,鼓励企业评先创优,持续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力争建筑业产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三是城市更新投资稳步增长。突出运河湾新城重点区域,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引领,扩大城市更新有效增长,特别是油车港镇马厍老街改造提升工程、机场安置区域基础配套道路工程等已入库的重大项目,同时确保秀洲大道及周边配套改造提升、新塍镇火炬社区建设等新建项目应入尽入、能入尽入。全年力争入库项目超100个,确保年度增长10%以上。

(三)实施城乡风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打造惠民住建”。党的二十大报告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增强获得感。推动优质公共服务逐步向全区全域覆盖,联动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质扩面,按照引领型、普惠型分类,争创1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3个省级未来社区。打响“温暖嘉”社区服务品牌,推动“温暖嘉”社区建设从城区向镇区覆盖。全力推进管道燃气扩面工程,完成15个住宅小区管道燃气配套改造,对满足“瓶改管”改造条件的餐饮场所实现应改尽改。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动高新区污水连接线建设,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3800户,全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9%是提升人居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秀湖公园、新塍古镇等微更新微改造为试点,探索重点区块城市更新精提升、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新建改建绿道5公里,完成将军路、马桥等口袋公园建设常态实施“沃土工程”,建立园林绿化种植土改良标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844套(间),力争完成“十四五”总目标任务的98%。深化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并启动实施。持续推进康和桥村、胜丰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是提升数字化改革水平增强安全加强物业数字化管理,实现主城区智慧物业全覆盖,提升住宅小区和商办楼宇安全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公租房”一件事数字化改革,实现线上办理率85%以上做好文书档案收集管理,继续实施馆藏档案数据入库采集处理项目,提升以图查档功能覆盖,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信任度。

(四)实施建设系统除险保安行动,提升行业安全发展“精打造“平安住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一是深化建筑施工领域安全整治。强化建设施工专委会职能,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坚决遏制亡人事故发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推进安责险保险+服务模式的应用推广。加强农民建房安全管理网格巡查和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镇村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二是深化城市运行领域安全整治。规模化改革工作为契机瓶装燃气实行入户配送全覆盖,稳妥推进原有站点征迁腾退迭代升级打造燃气安全在线·秀瓶安”应用场景,实现燃气安全从检查督查为主向事前预防为主转变实施城市体检”,开展城镇桥梁、污水管线、公园绿道等专项体检工作,对发现问题登记销号、闭环处置。三是深化城乡自建房和老旧房屋安全整治。推进城镇、乡村自建房整治和老旧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多措并举降低农村危房腾空防控比例,扎实推进城镇危旧房保险+动态监管新模式,在此基础上适时纳入部分农村老旧房屋,确保城乡房屋使用安全可控。深化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整治。强化源头上、系统性预防为主的思路,依托区房地产专班工作机制,扎实贯彻区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围绕项目六个监管环节(招商与土地出让、设计、施工、销售、验收、交付使用等环节)构建“七个到位”风险辨识、隐患排查、解决、关心、干预、管控、惩戒等到位,促进房地产风险及时防控与化解,确保房地产领域稳定有序深化建筑业市场整治。推进建筑市场管理从“严进、松管、轻罚”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坚决构建诚信守法、公平公正、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分包行为深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整治,建立约谈、发函、通报等工作机制,落实招标单位主体责任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制度;推进欠薪整治,严格落实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对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加大惩戒;充分利用浙江省信用评级体系规范和稳定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五)实施“三讲三有”全能型干部队伍锤炼行动,提升党建领发展“显示度”打造奋进住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是做深“党建+”文章。擦亮“红船引领.城建惠民”和“匠心课堂”两个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以及各类法规、业务培训,提升干部职工和行业人员法治素养、业务能力。推动“秀建三红”迭代升级,以“党建链”联接“产业链”,注重发挥“禾之家”党建联盟各方优势。二是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双建”工作为抓手,动态更新底数清单,持续完善“三张清单”,进一步梳理和完善职责,落实落细风险管控措施;推动思想教育重要节假日党风廉政教育,落实谈心谈话机制,注意运用四种形态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三是塑造风清气正行业生态。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推动招投标三级审核制度、“双保共建”机制;落实《“清廉工地”建设硬核措施九条》,规范清廉工地建设标准,有效发挥清廉工地示范效应;纵深推进清廉工程指数评价管理,实施工程项目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现场的联动管理、规范管理,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化,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四是打造依法高效的行政机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源头调处力度,加大涉法涉诉培训力度加强人员配备和法治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切实提升行政水平。是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维稳隐患、安全生产基础以及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动态排摸增量、滚动化解存。提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用活用好“传帮带”机制,提升干部职工五种特质(拓展现代战略视野、创新现代思维方式、提高现代科学素养、提升现代执行能力、增强现代斗争本领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住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