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秀洲倾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 让新时代“秀水工匠”不断涌现

发布日期: 2023- 07- 18 17: 05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工匠。今日之秀洲,倾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通过培养更多的劳模工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腼腆的脸上透着一丝笑意……眼前的俞海华,看起来那么普通。可在浙江微控智造有限公司,有一个工作室是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俞海华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首届“秀水工匠日”表彰活动上,“俞海华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秀洲区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

20多年来,俞海华扎根技能岗位,从钳工学徒成长为技能大师,并拉起了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了贡献。“目前公司已有17人晋升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50%以上一线员工具有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在公司的技能传承、产品开发及校企合作中,人才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俞海华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秀洲,有越来越多像俞海华这样的一线技工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在仅有2毫米的玻璃上进行激光打孔,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现任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分部副总经理的仇文臣,却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艺,让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变为了可能。

作为2022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多年来,仇文臣扎根生产一线,用成长轨迹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主持4个技术研究项目并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实现了利用激光集聚穿透玻璃打孔代替使用金刚钻头的传统机械打孔机,打孔成品率提高了5%,实现了二次镀膜产品、2.0双玻产品的批量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眼下,秀洲区正全面实施新时代“技能秀洲”行动,加快打造新时代“秀水工匠”队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着眼于技能人才缺乏的实际需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构建技能人才全链条发展引育综合体系,加快打造“技能强区”,助力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571人次,新培育技能人才8576名,其中,高技能人才4665名。

为倾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秀洲区制定《新时代“秀水工匠”引育行动方案》,出台《秀洲区新时代“秀水工匠”技能人才引育实施意见》专项政策,通过实施匠才供给提档、成长赋能、发展护航、选拔激励等新时代“秀水工匠”行动,加大了高技能人才引育、企业培养等方面的激励强度,力争到2025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万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发展新格局。

设立“秀水工匠日”,是一座城市致敬技能人才的最高诚意,让这座城市的技能人才有更多归属感和荣誉感。秀洲区把培育时代工匠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多次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将每年的7月15日设为“秀水工匠日”;通过举行表彰大会、“秀水工匠”技能大师拜师仪式、“秀水工匠”技能秀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帮带、示范、领军作用,激发广大员工主动提升技能的内在动力。

瞄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员、无人机测绘操作员等一批技能新工种,秀洲区鼓励企业积极谋划制定职业技能国家标准,积极申报粽艺师国家技能等级评价职业目录,鼓励第三方评价组织及时开发技能等级评价新工种,助推产业发展。

“依托秀洲区人力资源市场,我们还建立了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经营主体90%以上这一实际,持续提升小微企业从业者的技能。”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争做排头兵氛围,秀洲区还加强“浙江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技术能手”等项目的遴选和申报指导,积极选树一批高技能人才示范。

在各类人才政策的激励下,“秀水工匠”不断涌现,秀洲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