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务专题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教育教学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3- 06- 16 15: 38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法定代表人

周志良

住所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南汇镇中大街大弄1号

开办资金(万元)

1253.0000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实施中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30411732429822E

举办单位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体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秀洲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规范党建工作,强化队伍建设。制定2022年党建工作计划,从对标对表、补齐短板,落实常规、注重引领、党教融合、轻负高质等方面进行实践。通过支委领学明方向、专题党课促提升、主题党日践初心来强化提升理论水平。同时有序发展培养党员、切实加强廉政教育、落实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夯实了党员队伍建设。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一编三定”、党员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联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等活动,不断提升凝聚力,强化奉献意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立德树人,延展德育实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推进班级四项竞赛,强化常规教育和管理。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夏令营、开学典礼、主题板报、我们的节日、小学生入队、青春卫生教育、思政校园宣讲等,助力学校德育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坚持教学相长,推进质量立校。在“双减”背景下,继续深入推进“四汇”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梯度培养机制,重视骨干和青年教师培养。立足学校“汇”课程改革整体架构,同步构建“汇心、汇智、汇体、汇美、汇劳”的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学生“五汇少年”素养综合评价机制。同时以五大节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四)以研促教助学,共话教研提升。成功承办了市初中数学名优秀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区初中“社会·法治”新锐团队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区初中英语短训班研修暨学科团队教学展示活动等,多位教师参与展示。课题立项9项,结题8项。在省市区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篇数分别为9、15和14。六位老师在区命题设计、守望杯、优质课和心理微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学校延续原有校本教研体系,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与四川省宜宾市夏溪乡中学、王江泾镇中学等结对学校积极开展教共体活动。 (五)联结课堂内外,凸显劳动特色。一年来继续推进“一品二能”的劳动教育体系,落实劳动课,增强学生劳动素养。与此同时,校园“耕织汇”劳动实践基地基本成型,同时增设科教融合实践基地,耕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纲要梳理完成,并通过“劳动课+课余时间”管理方式,创新学生劳动教育。 (六)推进科创教育,延续特色品牌。学校主张“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各类比赛也激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潜能,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在省互联网+科技体育教育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两个;三位同学在省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中获奖;10位同学在区阳光运动会航模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 (七)细化环节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学校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夯实安全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学校坚持加强教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开展隐患排查、安全宣讲、逃生演练、家校联动、疫情防控等多项举措,一年来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八)实抓后勤管理,稳步推进优化。小学部教室、学生宿舍均完成空调安装,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新建,学校整体消防改造加以落实,一项项实实惠惠的民生改造工程持续推进,努力争创美丽型校园。同时规范学校后勤管理制度,争创节约型学校,如在用水方面,学校设施完备,教育教学措施到位,被评为“浙江省节水学校”。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社会效益 1.小学。 ⑴年度招生情况:新生入学,规范操作。新生网上报名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审核、录取。同时在招生前设立现场咨询点,专门为家长答疑解难。新居民子女的入学,严格按照王江泾镇相关文件,实施“积分入学管理制度”。 遵循“公平、公开、阳光”的原则进行均衡分班,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零择班”。整个招生过程有序有制度,公开有原则,入学报到工作稳定,受到百姓肯定! ⑵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在省“文学之星”征文中3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1人获优秀奖;卜雨萱同学在市中小学生“百年潮涌,红星闪闪放光彩”主题征文中获三等奖;多名同学在区级阅读节、中小学生信息学竞赛、青少年田径达标赛、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小学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奖。张泽老师指导的舞蹈项目《伦巴》获三等奖;封秋英、吴栋老师带领的学生团体在区阳光体育运动会中获得多个奖项;张泽老师指导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声声慢》在区校园艺术文化节声乐项目小学组中获二等奖。 ⑶教学科研成果:本年度五项区级课题立项;四项区级课题结题;两位老师在区教科研成果评比活动中获奖;4篇论文在浙江省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论文比赛中获三等奖;在省第十五届教师读书征文活动中有两篇征文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一篇;区论文评比中二等奖五篇,三等奖一篇。 俞艳娜、朱秋月老师在市数学命题比赛中获二等奖,多位老师在区语数命题比赛中获奖,其中3位老师获一等奖。四位老师执教区级公开课,俞艳娜老师多次在区级活动作观点报告。另有蒋丽娟、蒋冬梅、徐春蕾等老师在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中学。 ⑴年度招生、毕业生情况: 2022年度招生根据市教育局和区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部实行网络报名。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入学登记、现场确认、再次审核、对外公示。经过严格审查,共招收七年级新生220名,不仅解决了学区内学生就学问题,同时也为一些新居民就学难提供了一条入学新途径。2022年我校中学部共有143名在校初三学生,第一批上线人数25人,占17.73%;普高上线共计71人,占50.35%;中专及其他学校录取70人,学校也因此荣获教学提质增效评价优胜奖,获得较良好的社会效益。 ⑵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在“中天杯”省青少年互联网+科技体育教育竞赛中,共有86个个人获奖,顾平英、张志华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在区信息学竞赛初中组比赛中,共有14位学生获奖;在区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共有12位学生获奖。在区禁毒反邪教书法比赛中,5位学生获奖。在各类漫画比赛中,有8位学生获奖;体育技能方面,我校学生荣获区中小学生阳光运动会三人制篮球比赛二等奖、区第五届“区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三等奖,其余各类单项体育竞赛获奖共18人。陈晓丽、祝小龄、张俊杰、钱奇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果评比中获奖。 ⑶教学科研成果:2022年初中部有4项课题顺利结题(含省级课题1项),4项区级课题顺利立项。全年论文获奖共22篇,其中3篇论文在浙江教育报社主办的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市级获奖11篇,区级获奖8篇。另有多位老师在区级各项教师技能评比活动中获奖,张俊杰老师承担了市级公开课教学展示,沈佳宇老师先后执教3次微课教学展示,另有4位教师承担了区级公开课教学展示。 (二)经济效益:学校是公益单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申请外调教师较多,名优教师数量有待培养。 2.学校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热情不断提升,但参与面和涉及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教学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教研组、备课组特色发展不明显。 3.由于技能教师数量有限且文化课教师中有学科外专长的教师人数不多,对开设拓展课程的丰富性、连贯性带来一定压力。 4.教师缺少开发学校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学校课程的领导力还有所欠缺。 5.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和成果展示还需不断打磨,德育活动实效性有待凸显,不断探索内涵发展。 四、下步打算 1.以双减规范办学行为,在提高办学质量方面加大投入,加强新时代教育政策的学习和内化,用课题引领校本教研,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2.以课程变革育人模式,用课程去统领全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人等问题去编制课程,邀请专家来校把脉问诊,充实汇课程体系,形成三全育人良好氛围。 3.以品牌带动五育并举,围绕五育并举开展工作,用课程的形式固化耕织汇和科技教育两大品牌项目,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以内驱唤醒教师成长,帮助青年教师懂得反思、创新、研究、学习,促进其专业成长。搭建成长平台,采取教师走出去、经验请进来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5.以文化提升学校声誉,在环境美化的同时,积极向内涵发展,注重精神文化的打造,建设文明校园,不断提高学校声誉。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具体时间和内容:9月1日申请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

年初数(万元)

1227.7500

期末数(万元)

1252.6700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年度报告.docx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