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应急避险、灾害事件防范应对能力,杭师大附属油车港中学于5月9日成功组织了5·12防灾减灾逃生疏散演练活动。
演练准备
为确保演练落到实处,校安处制定了详尽的演练方案,对每个点位疏散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明确责任,对各班疏散通道进行了部署。并组织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意识到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
演练活动
5月9日早上8:40分,第一声警报响起后,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听到信号后,师生迅速进入紧张积极避震状态,就近寻找遮蔽物避险(课桌),并用双手或书包护住头部。
疏散演习
警报停止后,全体师生迅速抱头离开教室,在信号员的引导下,按照疏散方案和路线有序前进,撤离到操场空旷安全地带。到达操场后,同学们按照升旗仪式的点位站好,班主任整理队伍,迅速清点并汇报班级人数。演练经过4分5秒,全校1800余名师生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演练总结
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分管安全的金春浩副校长就本次防灾减灾逃生疏散演练进行点评和总结。他首先强调了本次防灾减灾逃生疏散演练的重大意义,并对全校师生有序高效地完成本次演练给予了充分肯定。其次,他对本次演练过程进行了简略地复盘,强调在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避险动作原则上12秒内完成。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如出现拥挤摔倒等突发情况,负责疏散引导的老师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有序撤出。最后,他希望全体师生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掌握减灾技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共同守护美好校园!
整个疏散演练过程紧张、快速、有序,达到了演练的预期目的。通过开展防灾减灾逃生疏散演练,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将保护生命、防震防灾减灾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把地震应急避险的方法牢记心中,更好地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