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四月天,繁花似锦胜旧年。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教师对新课标方向的把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嘉兴秀湖学校开展了以“践行‘新’理念,打造‘新’课堂”为主题的课堂评比活动。2023年4月13日,小学数学学科展示课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王金菊老师到校指导。为加强家校沟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活动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
四位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以良好状态和精彩表现向师生和家长展现了秀湖学校的课堂教学风采。家长们认真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幸福地看着孩子们出色的表现。
一、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袁家喜教师执教的一年级《找规律》,袁老师创设了“公主的求救信”大情境,激励学生与公主一起闯关解救王子,袁老师设置了寻找规则之城的钥匙、躲过怪兽路、闯过巨人谷、铺好鳄鱼桥以及爬过猴子山坡五个关卡,在闯关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找规律、圈规律、说规律、用规律、创规律。并在一步步的练习中深刻掌握规律就是一组组的重复排列,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金佳嘉老师执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一课,金老师创设了帮助小猪佩奇解决问题的大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然后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间的进率关系,最后通过练习题,指导学生巩固运用进率关系。这样从扶到放,从讲到练,层层递进,既关注了学生的学情,又提升了孩子的素养,让学习数学变得更有趣。
俞龚薇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俞老师创设了“动物王国搭积木”的情境,俞老师通过一步步改变小棒的数量感受余数的含义,在比较与探究中明确了余数小于除数的关系。俞老师的课堂简洁而有逻辑,在师与生一次次的理答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简洁的材料创造了最大的价值。
最后一节课由王梅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王老师是教龄19年的资深教师,课堂气氛亲切而有深度,关注学生思维的进阶。首先,王老师从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认读小数;接着借助“1米”这个单位“1”,引导学生将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从而让学生体会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示方式。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专家主题讲座
最后,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王金菊老师以“备清课,上好课”为主题举办讲座。首先,王老师肯定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素养与教学能力,接着王老师对四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详细的评析,赞赏了每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中的精彩之处,并就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最后,王老师从备课,上课,评课三个方面进行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数学备课指导,并指导老师在备课中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和怎么知道教会了,进行了专业的指导。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行。本次教学节,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们关注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创情境、引兴趣、提素养、促发展,砥砺深耕,履践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