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印通小学与台州市仙居县双庙乡中心小学被列为浙江省教育厅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为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交流,提升两校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管理与研究能力,近日,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邬桂红校长带领印小43名师生共赴双庙乡中心小学进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包括名师工作室活动、骨干教师送教、两地学生共研学等,通过交流活动,践行“浙里优学”,实现“教育共富”。
一、爱心传递,共沐温暖
上午8时,双庙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齐聚礼堂,迎来了印通小学的师生们,共同开展“山海齐携手,感恩送温暖”捐赠活动。捐赠仪式由双庙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王伟杰主持,印通小学基于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特色捐赠了许多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和学校特色项目相关的体育用品,校长邬桂红老师同时作了精彩的讲话。
二、名师引领,项目研修
名师工作室归纯章老师就以丰富的乡土资源为载体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执教了五年级劳动课《水稻种植》,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熟悉的水稻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农耕知识。课堂上,归老师引领孩子了解水稻的起源,学生跟随老师经历水稻的发展史,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心中种下辛勤劳作的人文精神根脉。
秀洲区名教师朱丽华老师带给双庙乡中心小学老师们的是讲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朱老师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强调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素养导向的总原则,提出立足核心素养,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什么是项目化学习,结合自己开发实施的三个项目化案例《寻找身边的“雷锋”》《非遗传承人》和《农印乡韵》解读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怎么样做项目式学习等,为双庙乡中心小学践行项目式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课堂示范,学科教研
凌思予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以“蜘蛛开店”为载体,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故事分享大舞台。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历了读课文、找信息、悟道理、讲故事……让语文课堂变成了有趣的“故事分享会”,孩子们沉浸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也提升了信息提取、语言表达等能力。
俞诗悦老师执教四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课堂上俞老师通过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以小组练习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把印通的特色项目篮球的文化和运动精神传递给双庙的孩子们。
林江炜执教三年级《乒乓球:多种形式的接球及游戏》一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林江炜老师通过创设合作探究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课堂氛围活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运用。
之后,印通小学与双庙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分学科进行了教研活动,凌思予老师向观摩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心得,提出从项目化教学视角进行单元统整的教学策略,为参会老师们打开了新思路。林江炜老师和俞诗悦老师就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课程实施与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参会的老师们也结合自己的学思践悟进行心得交流。同时,双方学校就学校管理、教学指导、名师工作室建
四、品味文化,交流成长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我们在双庙乡小学结识了新的朋友,他们热情朴实、勤奋好学,我们跟校长一起跳绳,和新朋友们一起学习了稻草人和石头画创作,收获满满。”印通小学参与此次研学的刘同学说。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我发现两校的孩子很快能融入彼此,在团建活动一起跳长绳中,舞动的绳子、跳跃的脚步,计数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加油”、“快,跟上!”,场上、场下欢声笑语,两校学生配合默契,在参观教育家翁森场馆的活动中,双庙小学向印小讲述翁森个人简介、一瓢讲堂和翁森先生开创的耕读文化,印小学生朗诵翁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四时读书乐》,双方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耕”细“读”,感受这个地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渊源。”活动结束后,印通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靖老师说。
此次印双的线下交流活动,创新线下活动的形式,发挥教共体的综合价值,不仅仅是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活动交流,也不仅仅是学生间的活动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思维的启迪。丰富了两校教育教学育人的文化,促进两校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山海齐携手,共赴致富路”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