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秀洲新增 8名市级非遗传承人

发布日期: 2023- 03- 22 10: 21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做好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日前,第五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布。秀洲区共有8名传承人上榜,分别是王江泾民间歌谣王金珠、王店篮制作技艺钟永和、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姜王松、网船会张文忠、七月七香桥会李茂华、嘉兴剪纸罗瑶、马厍打铁技艺吴福根、新塍味德丰古法酱鹅制作技艺顾晓峰。

  近年来,秀洲区相继出台文件办法,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经济扶持和帮助,同时培养后继人才。截至目前,秀洲区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3人、区级非遗传承人55人。

  大运河滋养了一代代秀洲人,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网船会正是其中之一,又称刘王庙会、莲泗荡水上庙会,是为纪念除蝗救民英雄刘承忠而自发组织的一项大型水上祭祀活动。2011年,网船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王江泾人,网船会的盛景一直定格在张文忠的心中。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从事网船会的组织管理工作以来,他熟练掌握了网船会全部流程,并能演唱全套《刘王宝忏》。多年来,他致力于项目的全方位保护,参与资料收集、档案建设、场地维护、活动开展以及宣传推广等工作,在网船会的传承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网船会新的时代内涵。

  一张纸、一把剪刀,一会儿,一幅兔子窗花就在罗瑶手中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10多年前,罗瑶跟随王店镇知名剪纸艺人龚德康先生学习剪纸,熟练掌握了各种造型的对称剪纸、团花剪纸和立体剪纸手法,还进行创作和研发。她的多项剪纸和立体纸艺作品申请了专利。

  作为非遗传承人,罗瑶最大的愿望是将剪纸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如今,她在王店有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平时还在梅里小学、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传授剪纸技艺,开展公益培训授课,拥有学生300多名,其中包括不少外国籍学生。

  除了可看、可欣赏的之外,传统技艺中的美食技艺可以说是很多食客所向往的。在以美食而闻名的新塍镇,技艺独特的非遗美食更是一张地域金名片。而说到味德丰酱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13年,第五代传人顾晓峰传承了独特的烧制技艺,经过“洗、腌、醒、烹、熬”5道古法工序,让味德丰的美味端上了家家餐桌。2021年,顾晓峰成立酱鹅烧制技艺非遗工作室,聘请第四代传承人朱阿芬担任技艺传承顾问,通过开展非遗技艺演示会、技艺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和技艺能手。工作室现有学徒8人、业务骨干15人,初步完成传承人梯队建设。

  在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的同时,秀洲区还通过各种活动和载体,让非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推进非遗融入产业上,我们依托嘉欣丝绸、味德丰、张萃丰等非遗相关企业,今年将继续开展省市级非遗工坊创建,争取两家工坊进入省级创建名单。”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