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一代文宗朱彝尊故里人气爆棚
2月25日上午,第十八届朱彝尊文化艺术节之赏梅文化旅游节在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开幕。时隔三年,百亩梅园再现游人如织盛景。红梅、粉梅、绿梅、黄梅、白梅……在南梅村宜晚园和建林村聚宝湾,20多个品种的10000多株梅花竞相怒放。
竹垞雅集、梅里集市、梅里游园、梅里诗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牢牢吸引游客眼球。“几年不见,感觉梅花比以前更漂亮了,营造的意境也很美。今天参加了很多活动,玩得很尽兴!”特地从嘉兴市区赶来赏梅的游客吴华说。来自桐乡濮院镇的游客徐玉琴认为,不同的古镇有不同的风光,王店的梅花让人流连忘返。
在“四雅”展示体验区,游客可以向身穿汉服的小姐姐们学艺,体验插花、书法、香道、茶艺等古雅乐趣;在南梅村文化礼堂,游客可以感受传统蹴鞠、投壶、梅花灯、棹歌拓印的魅力;在梅里集市,游客还可以购买“品重梅溪”文创产品、特色美食以及农产品……
穿梭在南梅、庆丰、建林等王店镇景区村庄,一场健步走活动不断掀起热潮。参加健步走的游客精神饱满,打卡“朱彝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景点,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全面了解朱彝尊文化。
当天,在南梅村宜晚园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苗族、水族、壮族、土家族等各族同胞盛装打扮相聚梅园,载歌载舞展示民族特色文化,营造了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水族芦笙独奏、苗族竹竿舞、壮族独唱、彝族玉琴演奏……在宜晚园的“暗香轩”亭子前,各族同胞倾情表演,引得赏梅游客纷纷驻足观赏,他们拿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争相定格一个个精彩瞬间。在一旁的梅里集市上,游客也能观赏到苗族非遗刺绣的现场展示。
“今天真是开心极了,大家都觉得这些民族服饰在梅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王店镇民族团结促进协会会长刘安田告诉记者,多年来,各族同胞在王店镇安居乐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每逢节假日,作为会长的他都会牵头在公园、广场、农村文化礼堂等地举办苗族“长桌宴”、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等民族特色活动。
王店源于植梅,古称“梅里”,不仅孕育了王逵、朱彝尊、沈曾植等400多位梅里名人,还汇聚了苏式圆筒粮仓群、曝书亭等40多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在这里,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傲霜斗雪、敢为人先的梅花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王店人砥砺前行。
赏梅文化旅游节同时也拉开了第十八届朱彝尊文化艺术节的序幕。王店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朱建兵告诉记者,作为一代文宗朱彝尊故里、竹垞学派发源地,王店镇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擦亮朱彝尊文化金名片,通过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不断提升朱彝尊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去年以来,王店镇更是紧扣秀洲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擦亮朱彝尊文化名片“八个一”工程,坚持承古和创新并举,扩大朱彝尊文化影响力。